川东北宣汉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储层特征研究
【摘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构造资料、野外露头观察以及钻井资料等,认识了宣汉地区长兴组沉积格局特征。长兴组时期,川东北地区具有“两台—一盆地—一陆棚”的沉积格局。
在沉积格局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剖面和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将宣汉地区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根据岩石类型旋回性特征及测井曲线旋回性特征,将宣汉地区长兴组划分了7个或8个四级层序,16个或18个五级层序。进一步建立了研究区长兴组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依据岩石学特征、生物组合、构造和测井曲线等相标志,进行了宣汉地区长兴组碳酸盐岩沉积相划分。结合层序地层的研究成果,认识了研究区沉积相与海平面变化、层序体系域的关系及沉积相和微相的发育演化规律。
充分引进现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岩石学特征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相结合,认识到宣汉地区长兴组主要发育了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及热液作用等。其中白云石化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研究区长兴组主要发育了四种白云石类型,包括微晶白云石、粉—中晶它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及热液白云石,分别遵循蒸发泵白云石化模式、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埋藏白云石化模式及热液白云石化模式。主要可见三期溶蚀作用,包括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和中成岩早期溶蚀作用、晚成岩期溶蚀作用。
根据研究区野外露头及岩芯薄片镜下鉴定结果,结合钻井、录井显示,总结认识了区内长兴组储层的岩石类型、储层类型及储渗空间类型。通过岩芯、录井及测井曲线对比分析,建立测井曲线储层识别标志,进行单井剖面上长兴组储层解剖。结合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成果,认为储层主要发育在三级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中,在上部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中少见发育。储层总体发育在三级层序的中上部,但不局限于此,在三级层序的中下部也可见到储层发育。储层主要在台地边缘地区发育,并且主要发育在生物礁相、滩相、潮坪相中。
根据钻井岩芯孔隙度、渗透率分析资料,进行测井储层参数分析,认识到不同沉积相类型的储层物性存在差异,其中生物礁储层潮坪相储层的物性最好,滩相储层物性次之。但研究区长兴组储层总体以Ⅱ类及Ⅲ类储层发育为主。
|
|
|
|
1 |
伍宁南;陈玉明;刘漪;;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建南地区南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2 |
李学杰,陈林洲,罗新民;湘南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基本特征[J];地质科学;1993年04期 |
3 |
曹长群;郑全锋;;浙江煤山D剖面二叠系长兴组高精度岩石地层[J];地层学杂志;2007年01期 |
4 |
王延奇;胡明毅;刘富艳;王辉;胡治华;;鄂西利川见天坝长兴组海绵礁岩石类型及礁体演化阶段[J];岩性油气藏;2008年03期 |
5 |
江纳言
,王克良;试论Colaniella的指相意义[J];地层学杂志;1985年01期 |
6 |
童金南
,匡文;四川重庆凉风垭长兴期有孔虫动物群及微相[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7 |
汪晴川;李瑞;蒲平文;王身健;;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分布地震识别技术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4期 |
8 |
秦军;陈玉明;葛兰;;建南地区生物礁滩识别方法研究[J];江汉石油科技;2010年04期 |
9 |
李勇;鲍志东;张贵生;余波;刘远洋;陈俊;;川北阆中—南部地区长兴组储层特征[J];中国地质;2011年03期 |
10 |
黄籍中;;川东南上二叠统长兴组灰岩大然气成因[J];天然气工业;1985年03期 |
11 |
王忠东,王津义;川东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生物礁分布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2 |
李登华;唐跃;殷积峰;李军;谢芬;;川东黄龙场构造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特征与潜伏礁预测[J];中国地质;2006年02期 |
13 |
康保平;黎华继;廖开贵;魏力民;张旭;;四川盆地东部板东构造长兴组生物礁的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5期 |
14 |
荣辉;焦养泉;吴立群;李荣;王瑞;王世虎;杨赏;;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生物丘构成及成丘模式[J];沉积学报;2009年01期 |
15 |
曹远志;王志维;厚东琳;;川东北通南巴地区长兴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5期 |
16 |
陈锦石,邵茂茸,霍卫国,姚御元;浙江长兴二叠系和三叠系界限地层的碳同位素[J];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
17 |
吴熙纯,刘效曾,杨仲伦,陈心胜;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控储层的形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3期 |
18 |
伊武军;;福建大田东坑晚二叠世晚期及早三叠世早期介形类动物群[J];福建地质;1992年02期 |
19 |
曹志斌,徐中英;应用地震道分析技术研究二叠系裂缝─孔隙型气藏[J];天然气工业;1995年03期 |
20 |
毕长春;李联新;梅燕;张延充;何诚;;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分布控制因素及地震识别技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