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对比研究
【摘要】:尕尔穷铜金矿床与嘎拉勒铜金矿床同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属于革吉县革吉镇管辖,两矿区紧邻。
尕尔穷铜金矿矿区出露地层为白垩系则弄群多爱组(K_1d)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矿区侵入岩由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矿床主要由三个矿体组成,Ⅰ、Ⅱ号矿体赋存于石英闪长岩和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矽卡岩中,Ⅲ号矿体赋存于F_1断层构造破碎带内。
嘎拉勒铜金矿矿区出露地层为下白垩统朗久组(K_1l)和下白垩统捷嘎组(K_1jg)。朗久组(K_1l)岩性组合为流纹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和角闪石英粗安岩夹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捷嘎组(K_1jg)岩性组合为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以及泥晶灰岩。矿区出露岩浆岩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组成。矿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矽卡岩内。
通过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68个点,对两矿区矽卡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发现尕尔穷矿区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和透辉石为主,另可见绿泥石、绿帘石、石英及碳酸盐矿物等较发育;嘎拉勒矿区矽卡岩矿物以镁橄榄石、蛇纹石、透辉石及金云母为主,另可见透闪石、石榴子石、绿帘石、水镁石、和白云母等发育。
尕尔穷矿床与嘎拉勒矿床同为矽卡岩型矿床,但其矽卡岩矿物组合不同,即产出的矽卡岩类型不同。研究表明,尕尔穷矿区矽卡岩主要由石英闪长岩与大理岩经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为典型的钙质矽卡岩;嘎拉勒矿区矽卡岩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与白云岩经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为典型的镁质矽卡岩。在综合研究两矿区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成矿模型并进行找矿评价,认为在两矿区内寻找矽卡岩型及斑岩型铜金矿的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