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河流域上游第四纪河流阶地研究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西昆仑第四纪河流阶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山前阶地,研究了喀拉喀什河、克里雅河等叶尔羌河支流的河流阶地,而对于西昆仑腹地内的河流阶地研究少有报道。本论文依托新疆1:5万J43E022021等5幅、J43E022019等5幅区调项目,对叶尔羌河流域上游地区第四纪河流阶地进行了实测剖面,采集孢粉样品和释光样品,再结合室内孢粉分析、光释光测年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叶尔羌河流域上游发育三级河流阶地,根据4条河流阶地剖面的研究,一般Ⅰ级、Ⅱ级阶地为基座阶地,Ⅲ级阶地为堆积阶地。各级阶地沉积物主要由砾石和粗砂构成,含有粘土。基座阶地中粘土含量较堆积阶地明显减少,顶部和底部沉积物粒度变化不大;堆积阶地沉积物中细砂和粘土含量明显增多,发育平行层理,其粒度由底到顶逐渐变小。
2、孢粉的分析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上游的河流阶地主要发育于全新世,且各级河流阶地发育过程中,表现为一致的干旱气候,表明河流阶地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作用。
3、释光测年结果表明,叶尔羌河流域上游主要发育三级河流阶地,其中Ⅰ级阶地发育在9.5±1.34ka,相对高差为21.3m,此时西昆仑的隆升速率为2.24m/ka;Ⅱ级阶地发育在28.8±4.9ka,相对高差为20.1m,此时西昆仑的隆升速率为1.04m/ka;Ⅲ级阶地主要发育在43.2±4.7ka,相对高差为24.8m,此时西昆仑的隆升速率为1.72m/ka。表明西昆仑晚更新世(50ka)以来经历了3次新构造的抬升作用。而前人对西昆仑山前带的提孜那甫河与喀拉喀什河的3条河流阶地剖面的研究结果为:山前带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发育的时代分别为100ka.B.P.、50ka.B.P.、30ka.B.P.,8.5Ka.B.P.;隆升速率为1.8m/ka、0.57m/ka、1.75m/ka、0.22m/ka。对比可以看出高原腹地和山前地带河流阶地所反映的高原隆升的时间和速率大体一致,但是阶地的类型和级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造山带腹地的强烈隆升作用导致最早的Ⅳ级阶地因剥蚀作用未被保留,而山前地带由于可容纳空间大而容易发育堆积阶地并得以保存。但是,无论是山前带还是高原腹地,构造作用是河流阶地形成的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