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岩浆岩带火山岩研究
【摘要】:南澜沧江带火山岩是三江古特提斯构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澄清其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问题对揭示南澜沧江带内复杂的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年龄等方面的特征对南澜沧江岩浆岩带的火山岩进行了研究。
在南澜沧江岩浆岩带,中晚三叠世火山岩出露齐全,主要可分为中三叠世忙怀组、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小定西组。忙怀组以酸性火山岩为主,为一套流纹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小定西组发育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夹火山碎屑岩;忙怀组具有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与玄武岩共存的“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南澜沧江岩浆岩带火山岩样品SiO_2含量主要集中于48.70%‐54.56%和66.60%‐79.37%的基性与酸性两个区域,缺乏中性火山岩,Al_2O_3含量较高,集中在10.95%‐19.67%,平均值为15.56%。TiO_2含量偏低,为0.07%‐2.57%,平均值为0.94%。K_2O/Na_2O为0.09‐44.94。稀土总量在126.75ppm‐257.56ppm之间,CeN/YbN为1.23‐9.49。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图呈明显的右倾模式,轻稀土中等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具有负Eu异常,δEu介于0.44‐1.07之间,平均0.80。岩石总体上富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Ti相对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指示,南澜沧江带三叠纪火山岩具有弧火山岩与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双重属性,推测其形成环境为火山弧后缘拉张环境。Ar‐Ar年龄测试,得到的坪年龄为236.7±2.2Ma,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给出的~(206)Pb/~(238)U年龄为231.0±5.0Ma,214±7Ma以及210±22Ma,分别为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结合火山岩年代学测试结果,推测澜沧江洋主碰撞期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早期分别为碰撞后的应力松弛阶段与洋盆继续俯冲期,到早侏罗世,俯冲作用结束,澜沧江洋关闭。
|
|
|
|
1 |
余吉远;李向民;马中平;王国强;武鹏;;北祁连构造带冷龙岭地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
2 |
隋静霞;粤东南地洼型火山岩特征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2期 |
3 |
林强;东北亚中生代火山岩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世界地质;1999年02期 |
4 |
陶奎元;中国东部火山岩带特性与碰撞—伸展复合动力学框架[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4年03期 |
5 |
傅锐,狄永军;柴达木盆地周边早古生代火山岩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岩土工程界;1999年06期 |
6 |
陆松年,陈志宏,李怀坤,郝国杰,相振群;秦岭造山带中两条新元古代岩浆岩带[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7 |
李学军;;云南景谷县民乐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8 |
林强,葛文春,孙德有,吴福元,元钟宽,闵庚德,陈明植,李文远,权致纯,尹成孝;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1998年02期 |
9 |
杨明;杨静;;大兴安岭交鲁山—东天火山岩带岩金找矿规律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9期 |
10 |
W. A. Padgham;郭永志;;斯拉夫省的地壳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0年03期 |
11 |
邢凤鸣,徐祥;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安徽地质;1995年01期 |
12 |
郭占谦;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3 |
肖增岳;沈远超;丁魁首;王哲;;安齐火山岩带的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4 |
李昌年;廖群安;;关于赣东北上墅组火山岩的再认识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
15 |
杨忆;沈远超;;新疆西准地区古生界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01期 |
16 |
丁天府;新疆火山岩分区及其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1998年01期 |
17 |
王星;杜占美;管波;曹守林;张涛;;北祁连冷龙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意义[J];陕西地质;2008年02期 |
18 |
沈上越,冯庆来,刘本培;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带火山岩构造岩浆类型[J];矿物岩石;2002年03期 |
19 |
张万林
,王剑锋
,王有翔
,刘峰;浙西北中生代火山岩Rb-Sr同位素地质年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20 |
傅锐,向虹;陕西勉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成岩构造环境及演化[J];岩土工程界;199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