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勘探潜力评价与目标优选
【摘要】:五指山-美姑地区前期研究成果显示出该区具有良好探勘前景,但目前对其主力烃源岩层、储层、圈闭条件等基础地质问题认识程度不够,该区是否也像四川盆地内一样发育多套烃源岩,其生烃能力如何,以及储层、圈闭条件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工作。本次论文充分利用前期勘探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开展研究区烃源评价、储层评价、圈闭识别与描述、油气成藏分析等工作,对区内主要勘探目的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划分成藏组合,探讨可能的圈闭类型,评价其资源潜力,圈定下一步的有利勘探区域及目标。通过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
(1)研究区发育龙马溪组泥质岩、筇竹寺组泥质岩、栖霞-茅口组碳酸盐岩等多套优质烃源岩,虽然目前都已处于高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但资源量计算表明,研究区仍具备较充足的油气来源。就层系而言,龙马溪组烃源岩为研究区最好的烃源岩,资源量最高,生烃潜力最大;筇竹寺组烃源岩资源量次之。就各构造单元,雷波鼻凸和马边绥江凹陷资源量最为丰富,为最好的供烃区。
(2)发育多套碳酸盐岩储层,多以溶蚀孔洞型或裂缝型为主,未发现礁滩相优质储层;峨眉山玄武岩裂缝型储集层系是该区不可忽视的一套重要储集层系。
(3)研究区经历了志留纪末期的隆升、剥蚀,二叠纪中期玄武岩的喷发,喜山期水平构造挤压及晚期差异性垂直升降运动,而形成目前盆岭相间的断块构造格局。
(4)资料解释仅初步落实构造圈闭3个,而对非构造类圈闭的认识目前仅仅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之上,如嘉陵江组非构造类圈闭。
(5)推测油气的汇聚区主要集中于雷波鼻凸的中(偏北)部、凉东美姑断凹的东南缘和北部、马边-绥江凹陷的西部、沐川斜坡的南部。东部汇聚区与有利储层发育区、有利保存单元区基本相对应。
(6)邻区一系列油气藏(田)均具有多源供烃、晚期构造定型、多期聚集改造、后期油气转化这样一个共同特征,五指山-美姑区块在古构造条件(金阳-沐川-马边古隆起)、储集条件、源岩条件、保存条件、圈闭条件等具有较好相似性。
(7)雷波鼻凸北段综合评价为1类勘探区,可以作为下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区;马边-绥江凹陷、沐川斜坡南部为2类勘探区带;其它为3类勘探区带。
|
|
|
|
1 |
李涛;肖磊;魏文文;;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烃源岩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1期 |
2 |
卓勤功,宗国洪,郝雪峰,熊伟;湖相深水油页岩段层序地层学属性及成油意义——以济阳坳陷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1期 |
3 |
杨大超;赵永刚;李刚;;全波列声波测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07期 |
4 |
谢武仁;李熙喆;张满郎;杨威;杨萧;程娣;;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综合评价[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年01期 |
5 |
周建林;;近海陆架盆地优质烃源岩的测井评价展望[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
6 |
杨欣超;桑树勋;方良才;黄华州;吴国代;武杰;;灰色关联分析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7 |
胡玮;卢宗盛;喻鹏;;陆相盆地古生产力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6期 |
8 |
魏建设;卢进才;陈高潮;李金超;;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及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
9 |
彭清泉;杨磊;;缅甸D区块Patolon构造带烃源岩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3期 |
10 |
庞雯,赵靖舟;塔北隆起三叠系储层评价及储盖组合[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1 |
钟宁宁,卢双舫,黄志龙,张有生,薛海涛;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J];沉积学报;2004年S1期 |
12 |
王珺,杨长春,许大华,迟秀荣,谭茂金;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方法应用及发展前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
13 |
赵孟军;赵陵;张水昌;刘培初;;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2期 |
14 |
刘娅铭;姜在兴;朱井泉;魏垂高;刘金华;;东河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3期 |
15 |
丁绍卿;郭和坤;刘卫;孙佃庆;;核磁共振岩样分析技术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6期 |
16 |
黄晨;潘保芝;;利用测井资料识别与评价大庆外围盆地烃源岩[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S2期 |
17 |
贺莉丽;王培虎;;MDT结合NMR进行储层渗透率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18 |
齐永安;王敏;;遗迹组构研究现状及进展[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9 |
王慧;宋全友;;GIS技术在储层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小型油气藏;2007年03期 |
20 |
程立华;吴胜和;宋春刚;闫海军;;黄骅坳陷马东地区古近系重力流水道相储层特征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