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井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本文分析了煤层气的储集、运移的机理,建立了煤层气井的三维两相数学模型,考虑了煤层气从基质表面进入开采井筒所经历的解吸、扩散和渗流三个过程,模型中引入了Langmuir等温吸附定理,Fick第一定律来考虑煤层气的解吸和扩散,用IMPES方法求解该数学模型;编写了源程序建立计算机模型,实现了这一复杂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利用曲试1井数据进行了该井的历史拟合和产量预测,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将R/S分析方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应用于煤层气井气、水产能趋势分析;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一种用于煤层气井气、水产能拟合与预测的动态模型——GM(1,1)等维递补模型;实例表明,R/S分析和GM(1,1)等维递补模型为煤层气井气、水产量的预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D849
|
|
|
|
1 |
冷雪峰
,杨天鸿
,国怀专
,李连崇;单孔岩石水压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2年10期 |
2 |
龙广成,周筑宝,谢友均;混凝土断裂尺寸效应律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3 |
徐涛,唐春安,张哲,张永彬;单轴压缩条件下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的理论、试验与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4 |
李同林;水压致裂煤层裂缝发育特点的研究[J];地球科学;1994年04期 |
5 |
乌效鸣,屠厚泽;煤层水力压裂典型裂缝形态分析与基本尺寸确定[J];地球科学;1995年01期 |
6 |
唐春安,刘红元,秦四清,杨志法;非均匀性对岩石介质中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1期 |
7 |
刘建中,刘翔鹗,张雪,刘新美,王连捷,沈政亮,彭华;大尺度水压致裂模拟实验[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
8 |
李同林,乌效鸣,屠厚泽;煤岩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与应用[J];地质与勘探;2000年02期 |
9 |
秦勇,张德民,傅雪海,林大洋,叶建平,徐志斌;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煤储层物性关系之探讨[J];地质论评;1999年06期 |
10 |
刘建军,刘先贵;有效压力对低渗透多孔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
|
|
|
|
1 |
王巧然 王明毅 丁建国;[N];中国石油报;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