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卤石溶浸基础理论及开发途径研究
【摘要】:我国是钾资源匮乏的农业大国。杂卤石(K_2SO_4·MgSO_4·2CaSO_4·2H_2O),是广泛分布在硫酸盐型矿床中的难溶性钾矿物,其理论含钾(K_2SO_4)量高达28%。现已发现我国蕴藏着丰富的杂卤石。但由于其矿石的难溶性以及埋藏深度达数百米乃至千米以上,至今仍被视为不能开发利用的“呆矿”。
本论文以四川渠县农乐杂卤石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前人对杂卤石矿地质及矿物特征的研究成果,从资源概况、基本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方面论述了该矿床由于“直接顶底板均为硬石膏隔水层,矿体范围内无断裂出现”,具备了溶浸开采所需的若干地质先决条件。溶浸技术用于深埋藏杂卤石矿的技术关键在于寻找高效溶浸剂,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地溶解杂卤石中的有用组分。然而,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相关报道。
论文通过显微特征、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集到的杂卤石钻探岩心样品具有杂卤石的典型特征,测得298K、323K、348K条件下杂卤石在水中液相K~+溶解平衡浓度分别为19.13、22.30、36.78(mg/ml)。实验考察了CaCl_2、Ca(OH)_2、Na_2CO_3、(NH_4)_2CO_3、BaCl_2等若干种无机盐对杂卤石的增溶作用,筛选出无毒、价廉、对地层结构影响小的CaCl_2为溶浸剂。实验测得298K时杂卤石在质量百分数为5%、10%的CaCl_2溶液中,K~+溶解平衡浓度分别为25.65和35.24(mg/ml),表明CaCl_2对杂卤石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
利用Pitzer理论和HW方程及溶解实验结果,计算得到298K杂卤石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K_(SP)为1.018E-14。该结果与利用标准化学位计算值(1.804E-14)较为接近,证明实验数据较为可靠。计算25℃时杂卤石在5%和10%CaCl_2溶液中的Ksp分别为18.85E-14和48.29E-14。热力学计算结果从理论上证实了CaCl_2溶液对杂卤石具有良好的增溶作用。利用273-348K下CaSO_4·H_2O、MgSO_4、K_2SO_4单盐的Ksp估算杂卤石在该温度范围内的Ksp,所得结果与实验测得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在缺乏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该方法估算复盐的溶解平衡常数。
|
|
|
|
1 |
韩蔚田,谷树起,蔡克勤;K~+、Na~+、Mg~(2+)、Ca~(2+)/Cl~-、SO_4~(2-)-H_2O六元体系中杂卤石形成条件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2年06期 |
2 |
赵德钧
,韩蔚田
,蔡克勤
,高建华;大汶口凹陷下第三系含盐段杂卤石的成因及其找钾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3 |
陈际型;杂卤石在红壤上的肥效[J];土壤;1999年01期 |
4 |
安莲英,殷辉安,唐明林,尧丽萍;杂卤石溶解性能的测定[J];矿物岩石;2004年04期 |
5 |
李亚文
,韩蔚田;四川盆地三叠系杂卤石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J];现代地质;1987年Z1期 |
6 |
杨柳;汤志凱;;我国西南某地的杂卤石[J];中国地质;1965年03期 |
7 |
王弭力;;Q凹陷杂卤石的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82年01期 |
8 |
廖林志,黄馥华,刘铅超,胡朝书;川东农乐石膏—硬石膏矿床中的杂卤石[J];矿物岩石;1984年01期 |
9 |
林耀庭,何金权;四川华蓥山浅层杂卤石钾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化工矿产地质;2004年03期 |
10 |
林耀庭,尹世明;四川渠县浅层杂卤石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和意义[J];四川地质学报;1998年02期 |
11 |
何法明;;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探盐找钾工作概况[J];青海国土经略;1983年03期 |
12 |
王弭力,王仪杰,刘成林,陈永志;柴达木盆地大浪滩盐矿床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J];地球学报;1993年01期 |
13 |
黄建国;中国三叠纪钾盐沉积——以四川为例[J];岩相古地理;1998年04期 |
14 |
陈显宽;四川盆地沉积岩矿复杂矿物定名微机处理程序[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4期 |
15 |
陈继洲;试论四川盆地下、中三叠统钾盐矿物的形成[J];化工矿产地质;1990年02期 |
16 |
林耀庭;论四川盆地三叠系盐类变质作用及找钾方向[J];化工矿产地质;1995年02期 |
17 |
Kh卡马谢夫;萨迪莫拉矿床中钾盐的地质-岩性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1977年03期 |
18 |
崔天秀;;舞阳盆地含盐岩系含钾性初步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1985年01期 |
19 |
吴应林;朱忠发;王吉礼;;西南地台区三叠纪成盐期岩相古地理研究[J];青海国土经略;1983年03期 |
20 |
孙大鹏,D. E. Lock;柴达木盆地钾盐沉积的形成问题[J];中国科学B辑;198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