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认知驱动下的空间分析与推理
【摘要】:
地理空间认知是人们通过对地理世界的观察、感知获得地理信息,并对地理信息进行编码、存储、记忆和解码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其认知结果形成地理空间意象,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提供基础。空间认知获取的知识形成了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地图,进而影响我们的空间决策和行为。地理空间推理是地理空间关系的推理,是从对空间知识形式化建模和逻辑推断的角度认识空间。由于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认知结果因人而异。而地理空间推理可以将隐含信息挖掘并表达,降低这种差异程度,提高认知效果。可以说空间认知过程离不开空间关系推理,空间关系推理过程也不能缺少空间认知。地理空间认知是地理空间推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地理空间推理的目的。从空间认知的目的出发,探讨空间推理的方法,使推理在一开始就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地理空间经过认知和抽象,在人脑中形成概念空间,在计算机中表达形成计算机地理空间(地理数据库),利用空间推理,从空间数据库中挖掘空间知识,作为认知的目标对象,提高认知程度,构建更为准确的认知地图,辅助决策者科学决策和作为。
本文以成都市疾病防控中的结核病以及不明原因骨关节疼痛为主要研究对象,前期工作取得的累计发病情况统计、环境因子等作为已有认知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认知需求,并作相关数据的组织。由认知需求出发,拟定推理方法,作用在组织的数据上,以目的为导向,让数据说话。通过应用空间自相关、最邻近指数法等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寻找发病热点区域、空间点分布模式以及环境与病患之间的相关性;设计了结核病地理元胞自动机的基础模型,应用此模型模拟了结核病传染过程。分析和推理结果更新了对疾病的空间认知,为疾病防控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廖士中,王建民,王海山;空间推理研究的方法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2 |
欧阳继红,刘大有,胡鹤,陈博宇;一种基于模糊集的混合空间推理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4期 |
3 |
王晓明;刘瑜;张晶;;地理空间认知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6期 |
4 |
寇振华,应新洋,周国兵;GIS中拓扑关系及空间推理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5期 |
5 |
虞强源
,刘大有
,谢琦;空间区域拓扑关系分析方法综述[J];软件学报;2003年04期 |
6 |
葛小三;边馥苓;;基于常识的空间推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
7 |
余先川,姚力,叶青,张卫华,陈政光;多源地学信息的自动综合研究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8 |
;时空建模,空间推理、分析与数据挖掘国际研讨会通知[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
9 |
谢琦;刘大有;虞强源;陈娟;;一种不确定区域间的方向关系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5期 |
10 |
何云斌;边健;;空间推理中方向关系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4期 |
11 |
沙宗尧,边馥苓;基于面向对象知识表达的空间推理决策及应用[J];遥感学报;2004年02期 |
12 |
王净;江刚武;郭锐;;空间方向关系的反转运算[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年05期 |
13 |
林珲;黄凤茹;鲁学军;胡明远;徐丙立;武磊;;虚拟地理环境认知与表达研究初步[J];遥感学报;2010年04期 |
14 |
余先川;王桂安;;空间推理和空间知识表示研究进展[J];地质论评;2000年S1期 |
15 |
刘亚彬,刘大有;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推理[J];软件学报;2001年12期 |
16 |
夏立民;王华;;知识推理在GIS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3期 |
17 |
张海荣;余劲松弟;刘云生;杜培军;;基于空间推理的巷道三维拓扑建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4期 |
18 |
余旭初,方勇;RS与GIS集成环境下的遥感图像分析技术[J];测绘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9 |
吴静;程朋根;毛建华;陈斐;;地图综合中目标空间关系维护[J];测绘科学;2006年01期 |
20 |
马耀峰;李君轶;;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研究[J];遥感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