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ugh Set模型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现代化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重组活动频繁起来。资产重组在发达资本市场中是企业快速实现其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就我国目前实际来看,资产重组常见于上市公司,重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变化和投资者的收益。重组成功,原先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起死回生,资产重组带来的外延式扩张能带来业绩的惊人增长。经验显示,资产重组的利好最后均以股价的大幅上涨作为基本的反映,所以资产重组的题材也向来受到市场的追捧;重组失败,上市公司将是雪上加霜。那么,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究竟如何?从我国资本市场上演第一幕资产重组热潮开始,理论界和实务界就展开了对资产重组是否达到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和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等问题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资产重组的一般理论和我国资产重组的特殊实践,引用粗糙集模型建立了一种业绩评价体系,并用优选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以期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首先,本文提出重组动因对重组绩效的影响的角度研究企业重组行为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企业重组动因和重组绩效研究的文献回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接着对企业重组基本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针对资产重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了避免单一绩效指标不能全面反应企业状况的不足,本文选取了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多个财务指标,并利用粗糙集数学模型,构造了评价企业绩效的综合函数。本文以1998年发生重组的上市公司为基础,选择这些上市公司中99-2001年不再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组,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粗糙集数学方法,得出每个上市公司每年的得分及其综合得分,然后根据综合得分对其进行排序,排名越小,表明该公司的业绩越好。分别从重组类型、公司所属行业二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与重组类型相关;若重组不涉及转入新的行业,则重组绩效与公司所属行业不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资产重组能改善企业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F224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5;F224
【引证文献】 | ||
|
|||||
|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