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地区旅游地学特征及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峰海拔7556m,山体巍峨雄伟,地势高差悬殊,现代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垂直自然带谱完整,旅游地学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是研究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形成与发展和开展地学旅游及山地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
贡嘎山地区(旅游区)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体)和雅安市(部分),涉及康定、泸定、九龙、道孚、石棉等5个县,30余个乡镇,总面积12000km~2。该区处于川西平原经济区和川西高原经济区的结合部,是藏汉经济走廊,川藏“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是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游线上的核心景区。科学评价、认真保护、合理开发贡嘎山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本论文重要任务之一。
本论文在简略地介绍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前人研究概况之后,系统地阐述了贡嘎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地理条件。根据旅游地学的原理与方法,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贡嘎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布、分类和特征,共划分出“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构造地貌景观”、“层状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地貌景观”等6大类、21亚类。详细分析了各类地质遗迹景观的地学成因,并对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64个地质遗迹单体景观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同时,对其它类型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分类与评价。
论文在深入分析贡嘎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科学的开发理念和在旅游管理、保护、开发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为贡嘎山地区旅游开发提供样板和启示。
最后,论文根据建设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原理,借鉴国内外山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贡嘎山地区的旅游开发坏境与资源特色,提出了贡嘎山地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及山地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即山地生态旅游“时空三维立体开发模式”(3S Mountain Ecotourism Exploitation Model)。该模式包含三大要素:
(1)平面(X轴)分区:根据保护与开发两大主题进行功能分区;(2)垂直(Y轴)分带:按照山地海拔高程变化引起不同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进行分带;(3)时间(Z轴)延续方向上持续发展:按照生态旅游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参与和旅游管理。根据该模式原理将贡嘎山旅游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三大圈层和四个旅游产品垂直分布带,并建立一整套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
|
|
|
1 |
丁冬;王帮才;;贡嘎山 王者之气 自然天成[J];西南航空;2006年03期 |
2 |
曹俊,杨俊义;四川诺水河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3 |
王辉;姜斌;;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与规律——以大连金石滩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4 |
曹洋;;贡嘎山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8年S1期 |
5 |
段丽萍;西藏南部地区旅游资源特征[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年02期 |
6 |
李娴;殷继成;;山地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川西贡嘎山地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1年01期 |
7 |
王小群;沈军辉;崔杰;姚强;;西昌螺髻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及开发建议[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
8 |
李芳;刘玲;李佳;徐涞;;四川筠连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保护开发建议[J];四川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
9 |
曾艳华;彭世良;陈文光;;天门山地质遗迹景观特色及开发[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3期 |
10 |
余珍风;刘元鹏;;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评价[J];资源与产业;2009年02期 |
11 |
李娴;;川西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
12 |
张玲;吴成基;彭永祥;赵辉;;游客对地质遗迹景观的解说需求研究——以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旅游科学;2010年06期 |
13 |
王小丹,陈斌如,高攀,程根伟;青藏高原东缘贡嘎山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4 |
印开蒲;贡嘎山区探珍奇[J];大自然探索;2004年02期 |
15 |
董和金;加强旅游地质 研究服务湖南经济建设[J];湖南地质;2001年01期 |
16 |
曹俊,郭建强;海螺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及游览线路规划[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
17 |
杨文,张斌,初禹,祁敏,尹喜霖;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6期 |
18 |
谢培培;傅广海;;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发展之我见[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20期 |
19 |
赵立军,李江风,方世明;深沪湾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开发思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3期 |
20 |
李娴;;川西贡嘎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