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碳酸盐岩鲕粒滩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了川东北有史以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田——普光特大型气田。普光特大气田的主力层位为飞仙关组,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鲕滩,这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属于川东北地区的通南巴构造带同样发育较好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本文的研究工区——HCL探区位于川东北通南巴连片勘探区块的东部,但由于HCL探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在沉积相和储层研究方面都还不够深入,而且碳酸盐岩储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因此采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对该类储层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川东地区碳酸盐岩鲕粒滩具有非均质性强,纵、横向分布不均匀、埋藏较深等特点,由于地质特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勘探难度很大。针对川东地区鲕粒滩储层地质特征,建立并分析不同沉积相带的地震相特征。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分析鲕粒滩储层反射结构,一套以地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波阻抗反演及频率衰减梯度分析及“低频伴影”技术为核心的碳酸盐岩鲕粒滩储层预测方法。最后综合地质、钻井、地震等信息,利用PCA主成份分析法进行研究区飞仙关组二段储层的综合预测。
通过上述分析方法,本文取得了以下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在方法技术方面,①提出了微观弹性波动方程宏观标量波动方程(MIVMAS)正演方法用于模拟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数值模拟表明研究区的鲕滩储层具有“亮点”反射特征;②针对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中低频、非杂乱中弱连续性、中强反射”,提出了适合于鲕滩储层的预测流程;③采用基于高精度时频分析的“低频阴影”技术,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的低频信息,可以用于有效地预测油气的发育区;④针对鲕滩储层特殊的发育相带(台地边缘相或台内相),通过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能较好实现地震-地质沉积相带的划分。在地质成果方面,①通过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分析,划分了研究区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带;②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预测,预测了研究区中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带。
综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出鲕滩分布的范围和储层的有利分布区,为钻井部署提供证据。
|
|
|
|
1 |
曾友寅;桂西南晚泥盆世锰矿床锰质豆鲕粒类型及其成因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1989年03期 |
2 |
王身建,郑超,雷卞军,徐丹舟;川东铁山地区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成因分析[J];河南石油;2004年06期 |
3 |
杜天澍,徐辉;碳酸盐岩地层中鲕粒的分类[J];石油实验地质;1983年04期 |
4 |
徐世琦,洪海涛,张光荣,何智慧,胡恒智,陈莎;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
5 |
沙庆安,江茂生;粒滩相与藻坪相沉积——鲁西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剖析[J];沉积学报;1998年04期 |
6 |
卢华复,孙家齐,刘建华;陕西洛南石门中寒武统变形鲕粒的有限应变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1年01期 |
7 |
黄君权;江油鱼洞梁发现飞一段高孔残余鲕粒白云岩储层[J];天然气工业;2003年03期 |
8 |
杨雨,曾云贤,刘微;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对鲕滩储层分布的控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年03期 |
9 |
王泽中;湖北兴山早奥陶世沉积环境[J];古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
10 |
赵东旭;宣龙铁矿铁质鲕粒的显微结构及成因[J];地质科学;1994年01期 |
11 |
卫宏,渠天祥;山西中阳雷家沟铝土岩鲕粒变形特征[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年01期 |
12 |
周书欣;碳酸盐鲕粒的成因与鉴别[J];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01期 |
13 |
张荫本;峨边震旦系中的静水豆鲕状岩[J];石油实验地质;1965年04期 |
14 |
赵东旭;;鲕粒、豆粒磷块岩的显微结构和生成特点[J];岩石学报;1989年04期 |
15 |
涂荣祯;龙永煤田童子岩组顶部鲕粒的矿物学特征及岩相意义[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S1期 |
16 |
廖士范;我国显生宙沉积鲕铁矿鲕粒成因新见解[J];贵州地质;1997年04期 |
17 |
王英华,杨承运,张秀莲;鲕粒的结构变化与成岩作用性质和强度的关系[J];沉积学报;1983年02期 |
18 |
David C.Kopaska-Merkel,赖志云;美国得克萨斯古生界和中生界鲕粒的微孔隙度[J];沉积学报;1991年04期 |
19 |
金瞰昆;江苏徐州大北望寒武系鲕粒及鲕粒灰岩特征[J];岩相古地理;1998年05期 |
20 |
G.GaitanVaz,孙萍!摘译,张光威!校;印度西海岸卡奇湾外大陆架上的鲕粒和球状粒——推测古海平面振荡[J];海洋地质动态;199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