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正向入射对直立式防波堤的作用力
【摘要】:
直立堤上波压力的计算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从sainflou根据椭圆余摆线波理论提出有限水深的波浪力计算公式起,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不同的理论。关于立波压力的研究,无论从理论推导,还是模型试验均有大量成果。但是由于试验方法的局限性,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导致不同理论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就我国相关规范而言,针对适用条件的变化均有不同的计算公式,从整体上看确乏统一性和连贯性。传统的试验方法认为入射波高与直立堤上的波压力相对应,可是因为室内试验条件、设备并不能真实地模拟现场环境,入射波高与堤上波压力的对应关系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入射波高不能与堤上波压力一一对应,其合理性与试验的可靠性值得怀疑。传统方法中,虽然改变水深、周期就是在改变波长,但是并没有与波长直接联系起来。
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波浪正向入射对直墙作用力的研究成果,采用堤前立波波高作为控制参数,消除了多次反射的影响,最大(小)堤前立波波高对应最大(小)波压力,其波高与波压力的对应关系十分清晰。在反算入射波高时,假定发生的是完全立波,将堤前波高除以2作为入射波高。本文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深入研究了波浪正向入射时,直墙上最大波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最大波压力随波长的变化规律,拟合出一般关系式;运用波压陡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地反映了最大波压力随波高、波长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运用波压陡的概念分析水面线上波压力达到最大时,波压力沿水深分布规律。
|
|
|
|
1 |
郄禄文;荷载变量相关下直立式防波堤的可靠度[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1期 |
2 |
薛晓春,赵子丹;直立墙前能谱与反射系数计算的谱分析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3 |
张磊;董胜;张向东;;直接积分法在防波堤可靠性分析中应用[J];海洋工程;2011年04期 |
4 |
郄禄文,谢世楞;削角直立式防波堤可靠度分析[J];海洋工程;2005年02期 |
5 |
孙英伟;陈兵;康海贵;;远破波作用数值模拟的CLEAR-VOF模型[J];水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
6 |
康海贵;李木国;俞聿修;;削角直立式防波堤上不规则波浪力的概率特征[J];海岸工程;1989年01期 |
7 |
康海贵,李木国,俞聿修;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削角直立式防波堤上的波浪力谱[J];海洋通报;1988年04期 |
8 |
谢世楞;直立式防波堤前的冲刷形态及其对防波堤整体稳定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3年06期 |
9 |
邹志利,邱大洪;直立式防波堤基底波浪渗流压力解析解[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2年03期 |
10 |
陈雪英,黄培基,胡泽建;直立堤总浮托力的概率分布[J];海洋通报;1992年04期 |
11 |
谢世楞;;不规则立波的特性及其对沙底的作用[J];海洋工程;1983年03期 |
12 |
王元战,迟丽华,龚薇;直立防波堤振动──滑移运动分析的模型和方法[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8年02期 |
13 |
郄禄文,佟德胜,郭科;削角直立式防波堤波浪力的试验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3期 |
14 |
周铭;防波堤波压力的计算[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55年01期 |
15 |
高学平,赵子丹;堤前海床冲刷模型比尺理论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6 |
刘来臣,郭大涌,黄培基;沙子口海浪观测站[J];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01期 |
17 |
李玉成,刘洪杰,滕斌,孙大鹏;开孔沉箱在斜向入射波作用下受力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