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运行过程中库岸大型滑坡稳定性演变趋势研究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库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间周期性波动,库水的浸泡软化作用及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地下水位波动将会降低库岸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已有滑坡的稳定性,并有可能使原本稳定的坡体发生滑坡,水库运行过程中的滑坡稳定性及其演变趋势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水库运行过程中滑坡稳定性演变趋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且在研究及实际工程中,存在着完全依赖于数值模拟软件或者经验概化的问题,从而使各项成果中主观性成分比较大。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在分析三峡库区滑坡工程地质的基础上,从地质构造、岩性组合、岸坡结构、时空分布、气候变化和岸段分布几个方面,总结了库区滑坡分布特征及大型滑坡的分布范围。
(2)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水位变动条件下的滑坡渗流场,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的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发现滑坡的稳定性演变趋势和滑坡的坡面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3)通过总结分析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发现,滑坡体的稳定性演变趋势可以水位变动速度和渗透系数、给水度的比值作为判别依据,将滑坡的稳定性演变规律分为下降型和下降-上升型。
(4)以巫山塔坪特大型滑坡为例,按照三峡水库的蓄水调度计划,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了水库运行过程中滑坡体地下水渗流场,采用传递系数法研究了稳定性演变趋势。研究发现,塔坪滑坡受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的影响,稳定性演变趋势呈下降型。
通过不同水位状态下滑坡位移和剪应变增量的分析,发现,随着水位的上升,塔坪滑坡的位移及剪应变增量都显著增大,说明滑坡对蓄水有明显的响应,水位上升使滑坡的稳定性有降低的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P642.22
|
|
|
|
1 |
仵彦卿;地下水与地质灾害[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
2 |
马水山,雷俊荣,张保军,王志旺;滑坡体水岩作用机制与变形机理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5期 |
3 |
唐红梅;三峡库岸散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以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4 |
唐红梅,唐芬,林孝松,陈洪凯;重庆库区滑坡体致滑概率研究——以万州区清泉路滑坡为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5 |
唐红梅;陈洪凯;关明芳;;边坡渗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6 |
陈洪凯,张永兴,朱凡;三峡地区新构造应力场的地貌学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7 |
陈洪凯,唐红梅,艾南山;三峡库区的新构造应力场及其对库岸滑坡滑动优势方向的影响[J];地理研究;1997年04期 |
8 |
胡新丽;David M.Potts;Lidija Zdravkovic;王亮清;;三峡水库运行条件下金乐滑坡稳定性评价[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9 |
林峰,徐蓉,陈宁;地下水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年04期 |
10 |
王士天,刘汉超,张倬元,黄润秋,许模尚,岳全,王思敬,杜永廉,马风山,丁恩保;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
|
|
|
|
|
1 |
周中生,张建华,胡善铨,潘亚辉;重庆市近年地质灾害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地下空间;2000年01期 |
2 |
施雅风;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
3 |
徐则民,黄润秋,许模,屈科,苟定才;基于水-力耦合理论的超深隧道围岩渗透性预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4 |
唐晓松;郑颖人;邬爱清;林成功;;应用PLAXIS有限元程序进行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
5 |
马水山,李迪,张保军,钟式范;茅坪滑坡体位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4年03期 |
6 |
艾南山
,顾恒岳;华北地区水系及新构造应力场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
7 |
吕德寿,白子培,陈洪凯;川西山地公路水毁与新构造应力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8 |
陈洪凯,白子培,李亚新;岷江航道水毁与新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9 |
唐红梅;三峡库岸散体滑坡稳定性分析——以万州清泉路滑坡为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0 |
陈洪凯,唐红梅,王建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滑坡发育的地貌学研究(以万县市豆芽棚滑坡为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