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Condensation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under Microwave High-speed Airflow
【摘要】:基于传统固相反应存在的众多缺陷,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固相反应方法---微波高速气流固相反应法,进行了装置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调试;利用该装置和方法成功实现了芳香醛与具活泼亚甲基类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制得相应目标物,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并获得了主气压0.4MPa、微波功率1000W、物质的量比1:1条件下两类苯甲醛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对硝基苯甲醛、邻硝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醛分别与丙二酸亚异丙酯,间硝基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分别与巴比妥酸的最佳反应时间和产率对应为3min/92.2%,3min/86.2%,2min/95.6%,3min/93.2%, 2min/95.2%:而不加微波直接进行的高速气流固相反应,对应反应时间和产率分别为5min/86.9%,6min/83.3%,5min/93.2%,5min/90.2%, 5min/97.2%,可见微波辅助高速气流固相反应更具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所建装置在物料循环、微波泄漏等方面均已达到设计要求,所提出的微波高速气流固相反应原理可行,适合于众多有机化合物的制备。该方法与其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产率高、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等优势。
|
|
|
|
1 |
郑时龙,何菱,徐鸣夏;微波辐射法合成丙二酸甲(乙)烷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3年02期 |
2 |
陈群;刘长春;;2,2-二甲基丙二酸单甲酯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2015年06期 |
3 |
孙文豪;邹顺瑛;;丙二酸酯类化合物脱羧反应应用于工业上的优劣比较[J];广东化工;2015年17期 |
4 |
黄萍;龙定彪;;丙二酸单酰辅酶A对采食量的调控[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
5 |
曹国安,郑建辉;丙二酸与光活性脂环酮的成环反应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6 |
曹存启;;甲基丙二酸制法的改良[J];大学化学;1991年01期 |
7 |
周乐,李寿桐,周玉章;甲基取代丙二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J];分析测试通报;1987年06期 |
8 |
胡奇林;赵福祯;黄承高;;铈(IV)盐催化的KBrO_3-丙二酸-KBr-H_2SO_4体系的波动机理和计时测定[J];化学通报;1987年01期 |
9 |
吴大庆,冯殿忠;Pr(Ⅳ)在丙二酸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88年01期 |
10 |
王川,李季,叶秀林;烃氧基丙二酸酯的新制备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2期 |
11 |
李齐芳,陈子涛;分子筛上的Knoevenagel反应[J];科学通报;1988年12期 |
12 |
黄立红;;合成丙二酸[J];沈阳化工;1988年05期 |
13 |
钟琦;邵建国;刘长庆;;丙二酸亚异丙酯的双Michael加成[J];有机化学;1988年05期 |
14 |
张永敏,王伟土,叶晓岚,詹庄平;丙二酸亚异丙酯三元环衍生物的合成[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15 |
周承邦;用H~1 NMR法测定丙二酸二异丙酯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J];分析测试通报;1989年04期 |
16 |
金章岩;林以新;;聚5-苯基戊二烯叉丙二酸乙二酯和聚呋喃丙烯叉丙二酸乙二酯的合成及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17 |
鲍春和;Meldrum酸合成方法的改进[J];大学化学;1989年02期 |
18 |
张滂;伍少兰;;研究简报羟基丙二酸的合成[J];化学学报;1957年01期 |
19 |
黄宪;叶芳尘;;3-取代-(1H)-嘧啶[1,2-α]喹啉-1-酮和2-取代嘧啶[1,2a]苯骈咪唑-4-(10H)-酮的简便合成法[J];有机化学;1993年05期 |
20 |
杨英梅;苏代国;;3-噻吩丙二酸的合成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