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淀粉制备超缓凝减水剂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本论文从玉米淀粉的脱氧葡萄糖单元结构出发,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原理,经过氧化酸化醚化等一系列改性步骤,在玉米淀粉分子结构中引入羧基和醚基等亲水基团,制备出一种对水泥基材料具有分散性的改性淀粉减水剂,并研究了改性淀粉减水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减水和缓凝机理,和其代替石膏制备了无石膏硅酸盐水泥及水泥在高温下性能的研究,及其与萘系复配制备了一种低坍落度损失的改性萘系减水剂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改性淀粉制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氧化过程主要参数如下:将淀粉配成30%的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9,加入10ml次氯酸钠,在温度为40℃下搅拌4h;2、酸化过程主要参数如下:用无水乙醇将氧化淀粉配成40%的淀粉乳,加入1.4%的盐酸,在30℃搅拌2h;3、醚化过程主要参数如下:用无水乙醇将酸化氧化淀粉配成10%的淀粉乳,调节pH值为12,加入3ml环氧乙烷,在45℃下,搅拌22h。
改性淀粉在水泥中的最佳掺量为0.3%,可使水泥净浆在120min之内无损失,凝结时间超过24h,砂浆的中后期强度得到提高。改性淀粉对水泥浆体具有明显缓凝作用,水化放热峰可推迟上百小时。加入的改性淀粉的水泥体系的Zeta电位与纯水泥相差无几,水泥颗粒对改性淀粉的吸附量较少,仅为0.12mg.g-1,说明改性淀粉的减水分散作用是通过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分子的空间位阻实现的。通过对改性淀粉对Ca2+络合量的测定表明,改性淀粉可与Ca2+络合,从而推迟了水化的进行,是造成其水泥浆体缓凝的原因之一,并且改性淀粉掺量、环境温度、溶液pH值均对其络合能力有影响。
由于改性淀粉对水泥的缓凝能力强于石膏,所以可采用改性淀粉代替石膏制备无石膏水泥,由于水化产物不同于硅酸盐水泥,所以经高温煅烧后强度表现有所不同,硅酸盐水泥虽有较高的初始强度,但其高温保持性不如无石膏水泥,如在600~800℃时,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下降率为37%,而无石膏水泥的强度下降率为10%左右。
用改性淀粉与萘系复配成的改性萘系,可极大地改善萘系减水剂的流动度经时损失。当改性萘系中改性淀粉含量为0%~13%时,水泥净浆流动度2h损失为89%~17%。相对萘系,掺改性萘系的胶砂28d强度可提高10%以上。在同一混凝土坍落度下,改性萘系的掺量大于萘系,但2h后,掺改性萘系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仅为1.9%,而萘系拌合物坍落度损失为9.6%。
|
|
|
|
1 |
何建波,邓传芸,张鑫;从萘系高效减水剂中分离硫酸钠的清洁工艺[J];化工环保;2000年04期 |
2 |
王谦,管西祝;粉煤灰对萘系减水剂吸附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04年05期 |
3 |
岳鹏飞;;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及生产工艺[J];河北化工;2010年07期 |
4 |
任小荣;;中小型焦化厂煤焦油的综合利用[J];山西化工;2010年05期 |
5 |
唐聿明;张杰;左禹;;萘系减水剂对硬化水泥浆体及孔隙液中钢筋腐蚀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9年11期 |
6 |
王晓轩,张颖,陶有忠,蔡冬;混凝土减水剂复配工艺研究[J];水泥工程;2005年04期 |
7 |
廖国胜;邢江娣;李三友;;聚羧酸类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8 |
;混凝土外加剂大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年12期 |
9 |
孙小巍;李殿平;礼航;;不同缓凝剂与萘系减水剂相容性研究[J];广东建材;2011年10期 |
10 |
唐聿明;张杰;左禹;;萘系减水剂混凝土钢筋的电化学腐蚀[J];电化学;2009年02期 |
11 |
要秉文;罗永会;王彦平;;基于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多元复合改性研究[J];化学建材;2006年04期 |
12 |
刘德春;卢忠远;崔绍波;孙容;李秀云;;新型高效萘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6年05期 |
13 |
张玥;王兰英;董浩;周震;王建程;于新文;;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技术研究[J];商品混凝土;2009年05期 |
14 |
王素娟;严云;胡志华;;缓释型萘系减水剂的合成[J];硅酸盐学报;2009年07期 |
15 |
董刚;张文生;顾快;王宏霞;叶家元;;石膏对硅酸盐水泥与萘系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J];水泥;2009年11期 |
16 |
王田堂;严云;胡志华;赵萍;;用作混凝土减水剂的改性淀粉的合成及分散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
17 |
高林;张永恒;石焱;;聚羧酸系减水剂在C60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对比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
18 |
黎碧娜;杨辉荣;陆乾生;;改性淀粉类食品增稠剂[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9 |
温振东,史艳君,杨丽宏,吕中祥;新型纸制品粘合剂的研制和应用[J];中国胶粘剂;1996年02期 |
20 |
王宇婷,任蓓蕾,崔凤霞;改性淀粉黏合剂制作方法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