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高等院校是一个由政府、高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债权人、捐赠者等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而且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以及程度也各不相同。一直以来,在做财务绩效评价时,各高校都把政府作为唯一的服务对象,自然而然的其要求就成为了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显然是片面的和不够科学的。在实际的绩效评价中,这种方式的劣势也己经不断显现出来。而教育的公益性质又决定了高校具有社会性,政府是最主要的投资者,但却不是最主要的服务对象和受益者,因此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不应该只单纯考虑政府利益,同时还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如高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及其家长、债权人和捐赠者等的合理利益需求。构建基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能更好的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也能更好的促进社会进步。
我国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扩招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高校现有软硬件设施不能满足需要,高校必须增加相应的投入。但是由于政府财政拨款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扩招的幅度,而且高校不是企业没有盈利性,自身的资金筹集能力有限,所以导致很多高校的资金短缺问题都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解决的。因此,高等院校普遍都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亟需通过对高等院校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以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运用雷达图分析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如何影响当代高等院校发展,并针对X大学进行了财务绩效评价,发现了该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学习国内外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优秀的理论、实践经验,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构建了由筹资能力指标、资金使用效率指标、财务综合实力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组成的高校财务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此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需求,扩大了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的服务对象,同时也使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合理,从而为提高高校未来的财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