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乐山旅游外宣材料汉英翻译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继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也成为受到各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为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来华旅游,大量旅游外宣材料被翻译成英文。因此,旅游外宣材料的英译版本在旅游资源的宣传、吸引外国游客以及开拓旅游市场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旅游外宣材料翻译的质量还远远不令人满意,甚至难以实现预期的功能。本文所讨论的旅游外宣材料包括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公示语,景点名称等等。旅游外宣材料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这种宣传文本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其英译文本的目的在于为外国游客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吸引他们来华旅游,同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英两种文化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传统翻译标准中的“对等”在旅游外宣材料翻译中很难实现。而翻译目的论恰好为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的核心理论,它主张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目的决定过程,而译者的翻译策略则必须由译文的功能或预期目的决定,即“目的原则”。该理论在注重译文目的和交际功能的同时,强调译文在译入语环境下的可读性,即“连贯原则”,以及原文与译文间的语际连贯,即“忠实原则”,但后两者都需要服从目的原则。该理论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其观点尤其适合于指导旅游外宣材料这类有明确预期目的的文体的翻译,它强调目的法则作为旅游外宣材料翻译的首要原则,忠实法则和连贯法则为从属原则。由此,该论文认为在旅游外宣材料翻译实践中,译者的首要责任应是提高译文翻译质量,通过认真分析外宣材料的目的并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译文预期翻译目的。该论文在翻译目的论理论基础上,尝试以乐山旅游外宣材料为实例,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对比分析、个案分析等,对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的汉英翻译进行探索,意在探讨翻译目的论及其三原则对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翻译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并结合文本类型,提出具体可行的翻译方法。该论文第一章引言首先分析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旅游外宣材料翻译质量的重要性,指出研究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翻译的必要性,其次对该论文的整体框架结构做了详细的陈述;第二章文献综述论述旅游外宣材料英译的研究现状;第三章理论框架首先详细回顾翻译目的论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史,总结各阶段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导思想,其次指出翻译目的论对旅游外宣材料翻译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第四章从风俗习惯、旅游审美观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英旅游文化差异,又通过具体实例从词汇、修辞、文风、功能等方面探讨汉英旅游外宣材料的语言差异;第五章对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译做重点分析,首先介绍乐山的主要旅游资源,根据文本类型,分析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的文本功能,其次从语言性翻译失误和文化性翻译失误两个方面指出乐山旅游外宣材料翻译中存在的失误;第六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的翻译原则并通过研究大量具有权威性的翻译实例,结合文本功能,提出省译、简译、释译、增译和借用的翻译方法。
|
|
|
|
1 |
Dare Aurelien;[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
2 |
KOMSIT KIEANWATANA;曼谷旅游业的发展要素及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
3 |
Rangarirai Muzapu;[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
4 |
Bobby Gene Jones III;全球化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
5 |
Shariful Alam;[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
6 |
Ahmed Osama Haron;[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
7 |
Najid Ahmad;[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
8 |
朝克图赛罕;旅游休闲潜力的综合评价[D];内蒙古大学;2017年 |
9 |
田东娜;基于空间视角的大连市乡村旅游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
10 |
韩博;辽源煤矿区矿山公园规划与建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