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GA 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摘要】: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我国是重要的产棉大国和纺织品出口国,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工业原料作物,一个优良的棉花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而且纤维品质要好,方能实现其最终产品价值。因此,纤维的产量和品质一直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基因工程技术为棉花育种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广阔前景,但是目前尚未克隆与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直接相关的基因,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还缺乏有效的途径和目的基因。
赤霉素(Gibberellins,G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控制种子萌发、茎的伸长、叶片伸展、表皮毛发育、根的生长,以及花和果实的发育等多种多样的发育和生理过程。前人研究表明,GA在棉花纤维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纤维产量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阐明GA及其合成酶基因与纤维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关系,可能为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基因工程改良提供新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阐明赤霉素影响棉花纤维发育和品质的分子机理,本论文从棉花纤维中克隆了两个GA 20-氧化酶的同源基因(GhGA20oxl和GhGA20ox2),并进行了基因结构和表达分析。进一步将克隆的GA 20-氧化酶基因在烟草中超量表达,研究了克隆基因的生物功能。最后将GhGA20oxl基因的超量表达和反义抑制载体转化棉花,研究了GhGA20oxl基因的超量表达和反义抑制以及GA合成对在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另外,论文还克隆了两个棉花GA 20-氧化酶基因的5’-调控序列,并分析了其表达特性。
主要结果如下:
1.棉花GA 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
用拟南芥GA 20-氧化酶基因作探针序列,从棉花纤维EST库中筛选了一个同源序列。根据EST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相应的基因组序列,并用YADE(Y-shapedAdaptor Dependent Extension)方法扩增了该EST序列的5’-上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5’-上游序列包含了相应基因的翻译起始ATG。
根据起始ATG的上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ACE方法从棉花纤维中扩增了两个GA 20-氧化酶的cDNA基因(GhGA20oxl和GhGA20ox2),进一步用YADE法延伸获得了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和基因组序列。通过序列比较、同源性分析、分子杂交和RT-PCR等方法分析了两个GA 20-氧化酶基因的序列特征、表达特性等。
GhGA20oxl基因cDNA长1401bp,包含的最长ORF为1158bp,编码一个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S562
|
|
|
|
1 |
郭旺珍,孙敬,张天真;棉花纤维品质基因的克隆与分子育种[J];科学通报;2003年05期 |
2 |
郭余龙,李名扬,裴炎,蔡应繁;棉花川239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J];棉花学报;1999年05期 |
3 |
朱乾浩;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J];棉花学报;2000年03期 |
4 |
赵广荣,刘进元;棉纤维形态建成研究的新进展[J];棉花学报;2002年02期 |
5 |
徐楚年;余炳生;张仪;贾君镇;寿元;;棉花四个栽培种纤维发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6 |
肖月华,罗明,韦宇拓,侯磊,裴炎;棉花纤维起始期基因表达的cDNA-AFLP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
7 |
陈松,周宝良,吴敬音;棉纤维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1998年01期 |
8 |
肖月华,罗明,方卫国,罗克明,侯磊,罗小英,裴炎;利用YADE法进行棉花基因组PCR步行[J];遗传学报;2002年01期 |
9 |
杨佑明,徐楚年;棉纤维发育的分子生理机制[J];植物学通报;2003年01期 |
|
|
|
|
|
1 |
姜占发,刘大群;棉花黄萎病菌鉴定技术现状及展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王友华,卢孟柱,段留生;棉花幼苗根总RNA提取的改进热酚法[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
3 |
赵毓橘,王玉琴;新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的发现历程、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J];大自然探索;1986年03期 |
4 |
陈良兵,李永起;棉花纤维发育的分子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1期 |
5 |
李凯荣,樊金拴;新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类在农林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年04期 |
6 |
赵凤轩;戴小枫;;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4期 |
7 |
单世华,孙学振,周治国,施培;温度对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年04期 |
8 |
孔令甲,夏珍芳;湖北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1990年11期 |
9 |
蒋建雄,朱玉琴,虢利钢,王志成;棉纤维细胞初生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0 |
王朝晖;李景龙;;气象因子对湖南省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
|
|
|
|
1 |
沈新莲,袁有禄,郭旺珍,朱协飞,张天真;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J];高技术通讯;2001年10期 |
2 |
张献龙,张家明,姚明镜,孙济中,刘金兰;棉花体细胞培养及其应用基础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3 |
于晓红,朱勇清,卢山,张天真,陈晓亚,许智宏;陆地棉徐-142种子无毛突变体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0年05期 |
4 |
王学德,朱玉贤,季道藩,蒋淑丽,李悦有;棉纤维相关cDNA的克隆及其在4个纤维突变体中的结构变异[J];科学通报;2000年17期 |
5 |
张天真;棉花纤维品质分子育种的现状及展望[J];棉花学报;2000年06期 |
6 |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es in Chinese Cotton Genomic Research[J];棉花学报;2002年S1期 |
7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Transformation-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 (TAG) Genomic DNA Library in Allotetrapoli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J];棉花学报;2002年S1期 |
8 |
项时康,余楠,胡育昌,唐淑荣,熊宗伟,杨伟华;论我国棉花质量现状[J];棉花学报;1999年01期 |
9 |
徐楚年;张仪;余炳生;林庆文;肖荧南;贾君镇;;棉花四个栽培种纤维发育早期扫描电镜的比较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10 |
徐楚年;余炳生;张仪;贾君镇;寿元;;棉花四个栽培种纤维发育的比较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