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
【摘要】:本论文对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统计和遗传分析。并对一份水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的叶绿体结构、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色素合成前体物质的变化等和野生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是水稻育种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遗传现象。本实验选用SAR-Ⅲ的同源三倍体和几个早稳材料做亲本分别与普通材料杂交,通过对后代全面而系统的农艺性状分析、遗传分析和SSR标记检测,分析了亲本的遗传标记在后代群体的重组和传递情况。结果如下:
同源三倍体Φ49是从双胚苗群体SAR-Ⅲ中获得的,它作为母本和R188杂交,获得36株F_1,倍性鉴定均为二倍体。所有的F_1单株表型均整齐一致,偏父,这异于一般的3N×2N杂交后代表现。SS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F1各单株表现一致,在52个多态性位点中有44个位点纯合,同父本一致;只有5个标记扩增结果表现为来源于父母本的杂合带型;还有3个标记扩增的杂合带型表明是不同于父母本的特异带型。相应的F_2株系同样的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那些在F_1单株中处于纯合状态的标记位点,在所有的F_2群体中依然表现为稳定遗传的纯合状态;那些在F_1单株中处于杂合状态的标记位点,在大部分F_2群体中的表现符合孟德尔遗传,但在三个群体中有两个标记出现了异常,即F_1单株中表现杂合的标记位点在F_2群体中却表现为同父本带型一致的纯合状态。SAR-Ⅲ双苗中与同源三倍体对应的二倍体和R188杂交,结果都没有异常现象出现。
利用几个早稳材料和普通材料做正反杂交,所有杂交组合F_1中出现父母亲本多态位点上的部分纯合单株频率为4.63%,但各组合间、同一组合的正反交间,后代特异单株出现频率差异都很大。在429/黑珍米组合中,429作父本后代表现正常,但429作母本后代F_1的特异单株率为98%,单株间在表型上就有差异,性状分离明显;SS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38对多态性标记中,2个标记(RM208,RM566)在所有单株中都表现父母双亲的杂合带型,其余标记都部分的丧失了杂合性(在F_1单株中都
|
|
|
|
1 |
王霞;刘晓丹;于晓明;;凤尾鸡冠花耐盐突变体的RAPD鉴定[J];吉林农业;2016年23期 |
2 |
王振业;;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6期 |
3 |
全瑞兰;王青林;马汉云;扶定;霍二伟;沈光辉;郭桂英;;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5年12期 |
4 |
顾玉成,吴金平;利用离体培养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
5 |
舒翠玲,郭燕翔,胡美茹,栾尧,沈倍奋;人CD28分子突变体的构建和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9年02期 |
6 |
程渊,沈子威,赵南明,孙彤,王敖金,胡坤生;蜂毒突变体对紫膜质子泵功能的影响[J];生物物理学报;1997年01期 |
7 |
刘士辉,黄培堂,黄翠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特性分析[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年04期 |
8 |
周松茂,李代玺,徐光华;水稻辐射突变体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J];遗传;1985年02期 |
9 |
丁小令;矮杆、优质的水稻突变体[J];贵州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
10 |
K.S.McKenzie;金卫;;一个水稻长粒型品种的半矮秆突变体[J];核农学通报;1987年02期 |
11 |
;国外文摘[J];核农学通报;1987年04期 |
12 |
李玉堂;;辐射诱变少核红毛橙的初步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
13 |
林振武;;硝酸还原酶的研究动态[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06期 |
14 |
缪树华;D.R.Duncan;J.M.Widholm;;抗赖氨酸加苏氨酸玉米突变体的选择[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年06期 |
15 |
刘惠卿;;花卉动向 国外庭园[J];植物杂志;1987年01期 |
16 |
邱庆树;鲁蓉蓉;张代珍;禹山林;付广照;;花生突变体主要器官的解剖学观察[J];核农学报;1987年02期 |
17 |
任作瑛;周志康;;桑接穗γ射线突变体的激光再处理试验[J];核农学报;1987年01期 |
18 |
伊虎英;;春谷辐射引变效应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87年02期 |
19 |
邬信康;利用致病毒素选择抗病突变体[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