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和基因克隆研究
【摘要】:漆酶(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广泛分布于真菌特别是白腐菌中,在高等植物、细菌、昆虫体内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漆酶可与多酚类和芳香二胺类等多种底物作用,在木质素降解、制浆造纸生物漂白、环境保护、生物传感器制作、有机合成、食品及饮料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以木质素降解白腐真菌粗毛拴菌(Trametes gallica)为出发菌,采用紫外诱变选育漆酶高产菌株,并对菌株产酶条件、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和基因克隆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以粗毛栓菌T.gallica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处理其担孢子、PDA-RB亮蓝平板变色法初筛、ABTS法测定培养液漆酶活力复筛,获得1株漆酶高产诱变菌株SAH-12。用高氮低碳高无机盐培养液(LM3)培养时,其峰值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出4倍,达到5002.6U/L,且产酶稳定。对SAH-12液体培养产酶条件研究表明:以纤维二糖和蔗糖为碳源明显优于麦麸、淀粉和葡萄糖,其最高酶活分别达18526U/L和13436U/L;有机氮源较无机氮源更有利于SAH-12漆酶的分泌,以蛋白胨、大豆粕和胰化蛋白胨为氮源时其峰值酶活分别达到20544U/L、19671U/L和16180U/L;适宜初始培养pH为4.0;ABTS、单宁酸、没食子酸对产酶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ABTS和单宁酸的诱导效果相对更好,愈创木酚和吐温-80对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AH-12在优化的培养液中,漆酶最高活性产量可达26373.5U/L。
2.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活性染色和RAPD(Random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T.gallica及其紫外诱变选育菌株SAH-12进行了漆酶同工酶谱和基因组DNA的RAPD比较分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活性
|
|
|
|
1 |
刘普;胡家勇;何蓉;朱立武;;猕猴桃溃疡病菌漆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5年01期 |
2 |
王敏;冯作山;黄伟;刘峰娟;白羽嘉;;阿魏侧耳漆酶基因的克隆[J];食品科技;2015年05期 |
3 |
张飞龙;;漆酶研究述评及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生漆;1987年03期 |
4 |
齐晶;周赓;卢向阳;田云;;漆酶及未培养微生物中漆酶基因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年06期 |
5 |
张永亮;武安泉;盛东峰;张杰;;野桑蚕漆酶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转录表达谱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
6 |
谌斌;唐雪明;沈微;方惠英;诸葛健;;粗糙脉孢菌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初步表达[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
7 |
王馥丽;赵鹏;裴承新;黄启斌;蒋辉;习海玲;;漆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17年05期 |
8 |
赵敏,宋小双,杨谦,刘桂丰,王玉成;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sanguineus)漆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
9 |
秦澎;李津;辜运富;曾先富;向泉桔;;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漆酶基因家族的转录表达[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年02期 |
10 |
陈香碧;苏以荣;何寻阳;胡乐宁;梁月明;冯书珍;葛云辉;肖伟;;亚热带两种森林土壤担子菌漆酶基因多样性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
11 |
茅文俊;李燕;周陈力;王莹;朱刚;鲍大鹏;汪滢;;草菇漆酶基因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分析[J];食用菌学报;2016年01期 |
12 |
张莹;于学佳;王朋;;漆酶高产菌株筛选及其漆酶基因克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
13 |
周玉萍;陈琼华;陈佩;程惠贞;田长恩;;一个推测的拟南芥漆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年04期 |
14 |
侯巨梅;崔佳;左豫虎;王玉莹;赵丰舟;申永强;刘铜;;玉米致病菌新月弯孢漆酶基因家族鉴定与分子结构特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
15 |
张银波,江木兰,胡小加,张桂敏,马立新;灵芝(Ganoderma lucidum)漆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
16 |
陈香碧;苏以荣;何寻阳;吴金水;梁月明;冯书珍;葛云辉;肖伟;;基于cDNA克隆的亚热带阔叶林和针叶林生态系统担子菌漆酶基因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研究[J];生态学报;2012年06期 |
17 |
宋安东,王艳婕,王松江,戚元成,吴坤;漆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