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筛选
【摘要】:本文以应用广泛的宝兴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CV.Baoxing)和引进品种安巴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CV.Anba)为对照,对收集到的35份野生鸭茅种质资源从
形态学、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光合生理和AFLP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遗传多样性和
种质资源的筛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野生鸭茅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在19个重要形态学特征中,种子
千粒重变异最大,变幅为0.28-1.12g,变异系数为42.9%:旗叶长度和花序形状次之,
变异系数分别为30.8%和30.2%1而株高、茎粗等变异较小,分别为13.3%、12.9%。
各性状间存在广泛联系,叶片窄长,茎秆粗壮的鸭茅,旗叶长,花序直立、紧缩,生
殖器官发达,结种性能好;聚类结果可将供试鸭茅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花序下垂的
聚于一类,而花序直立的分居另两类。从形态学特征及相关农艺性状分析,花序直立
的鸭茅更具开发利用潜力。
2、生长发育特性多样性表现为:早熟型在拔节期前后进入生长高峰期,日均增
长速度最快为1.93cm/d,生育期为249天,其中营养、生殖生长期分别为199天,50
天;缓慢生长型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生长速度都极为缓慢,在试验区只有营养生长,而
无生殖生长;晚熟型在孕穗期生长速度最快,生育期为289天,营养、生殖生长分别
需251天和38天;中熟型介于早、晚熟型之间,由此表明,早熟型具有营养生长期
比中、晚熟型短,而生殖生长期比中、晚熟型长的特点,早熟型开花~成熟期要比中、
晚熟型分别长9和13天;晚熟型成熟期株高显著(p0.05)高于早、中熟型。
3、依据不同生长期的分蘖速度和分蘖总数,可将供试鸭茅分蘖能力划分为极强
型、较强型和中等型3个类群。其中,极强型分蘖高峰期为春季(3~4月),高峰期分
蘖数为63.92个.株~(-1),分蘖持续时间长,分蘖总数高达204.13个.株~(-1),不同时期分蘖
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类(p0.05);中等型的分蘖高峰期亦为春季(3.4月),高峰期分蘖
数为23.52个.株~(-1),总分蘖数为62.65个.株~(-1);较强型的分蘖高峰期在播种当年的冬季
和翌年早春,高峰期分蘖数为32.74个.株~(-1),分蘖持续时间较短,总分蘖数为104.12
个.株~(-14):结合生长特性分析,早熟型鸭茅分蘖能力强,而中熟型、晚熟型和缓慢生长型
分蘖能力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