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体突变引物定量PCR技术的研发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分为内掺式染料技术和探针技术两类。内掺式染料技术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但特异性差,故不适于临床检测。探针技术采用了基于荧光淬灭原理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的探针,包括TaqMan探针、Amplifluor探针、分子信标、蝎型探针等。这些探针均是在与模板互补的同一寡核苷酸链上,分别标记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特异性高,定量准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但这些探针均属于多标记探针,其合成难度和成本较高,制约了其推广应用。不少研究人员试图采用单标记探针来降低合成难度和成本,如杂交探针(hybridization probes)和荧光置换探针(displacing probes),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为防止探针与靶序列杂交引起自身延伸而被破坏,仍然需要在探针末端磷酸化来阻断其延伸,因此,并非真正意义的单标记探针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二聚体突变引物,其具有独特的结构,为真正意义的单标记探针。与其它多标记荧光探针相比,二聚体突变引物有以下优点:
1.结构上具有天然的“热启动”功能,增加了方法的特异性;
2.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空间距离近,报告基团可被有效抑制,降低了方法的本底,一旦扩增开始两者便彻底分离,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增加了方法的灵敏度;
3.真正实现荧光探针的单标记,降低了合成、纯化难度,因此降低了成本。
这种新型定量检测系统既具有染料法对新生双链DNA均能示踪、成本低的特点,又具有探针法高特异性,是一种高通用性、高特异性和灵敏性、操作简单、价廉的新型real-time PCR技术。
我们选取乙型肝炎病毒和沙眼衣原体为具体研究对象,系统地对二聚体突变引物技术进行方法学和临床应用价值评价。证实二聚体突变引物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重复性好、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临床病原体检测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440
|
|
|
|
1 |
张静静;马长艳;孙玉洁;;鉴定定量PCR不同引物对的扩增效率[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
2 |
从玉文;mRNA差别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6年04期 |
3 |
邓少丽,罗阳;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年05期 |
4 |
张巍,沈倍奋;一种快速简便的定点突变方法[J];免疫学杂志;2003年S1期 |
5 |
张宏伟,徐永俊,张丽霞,丁鹏,陈嵘;小鼠ScFv基因片段的构建[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05期 |
6 |
曹孟德,秦东春,郭小兵,苏堤,王东升,苏天水,燕桂香;HLA-DR快速基因分型PCR-SSP方法的建立[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7 |
裴德翠;AFLP:DNA指纹分析的有力手段[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2年03期 |
8 |
吴勤学,李新宇,李涛,侯伟;几种检测麻风菌的基因扩增试验的比较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1996年03期 |
9 |
孙明林,薛采芳;疟疾复合PCR检测系统的建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9年02期 |
10 |
王宁霞,李扬秋,蒋光愉,徐以浩;PCR技术检测大肠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EB病毒DNA[J];广东医学;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