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乳突联合颅中窝径路面神经手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自桥延沟离开脑干处到颞骨内至茎乳孔全程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行面神经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 10 列(20 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模拟经乳突联合颅中窝径路暴露面神经从桥延沟到茎乳孔全程,对面神经各段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测。
结果:面神经从桥延沟离开脑干到茎乳孔分为五段:小脑脑桥角段、内听道段、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其中后四段走行于颞骨骨管中。小脑脑桥角段和内听道段与前庭耳蜗神经平行。迷路段最短最窄,与耳蜗和上半规管关系密切,长度为 2.64±0.37(mm),其中部前后方向直径为 1.47±0.08(mm)。鼓室段长度为 10.75±0.98(mm), 其中部上下方向直径为 1.94±0.15(mm)。乳突段经茎乳孔离开颞骨,长度为 14.31±1.71(mm),其中部前后方向直径为 2.37±0.18(mm)。二腹肌嵴、外半规管凸、砧骨短突、面神经隐窝、匙突、弓状隆起、棘孔、面神经管裂孔为该手术径路中寻找面神经的恒定的、重要的解剖标志。
结论:经乳突联合颅中窝径路行面神经手术时,二腹肌嵴、外半规管凸、砧骨短突、面神经隐窝、匙突、弓状隆起、棘孔、面神经管裂孔为该手术径路中寻找面神经的恒定的、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面神经各段的解剖特点及标志,用多个标志定位面神经的走行,有利于术中寻找及保护面神经。
|
|
|
|
1 |
陆卓琼;雷林忠;谢华;;面神经全程及分支标本的设计与制作[J];解剖学研究;2007年03期 |
2 |
;前床突范围的外科显微解剖学[J];解剖学研究;1990年01期 |
3 |
胡茂清;宋光义;;面神经管的解剖与影像学研究[J];云南医药;2008年04期 |
4 |
张为龙;大脑中动脉的显微解剖学[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2期 |
5 |
李兴国;王爱莲;员彭年;;锥隆起下缘平面上面神经管埋藏深度及预测方法的调查[J];昆明医学院学报;1983年Z1期 |
6 |
陈硕;邱治民;邹宁生;;人面神经管和面神经的发生[J];解剖学报;1988年03期 |
7 |
林爱龙,秦尚振,龚杰,徐国政,李俊,姚国杰;神经导航下经岩骨幕上下联合入路中面神经管的解剖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8 |
张为龙;Willis氏环前部的显微解剖学[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
9 |
陈硕;邱治民;邹宁生;;面神经管及其定位的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10 |
侯立胜,韩卉,胡玉婷,庞刚;舌下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解剖和临床意义[J];解剖与临床;2005年02期 |
11 |
岳双柱;张新中;史耀亭;周文科;周国胜;王仲伟;王剑新;惠磊;;极外侧经髁入路识别和保护椎动脉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6年04期 |
12 |
王东军;;骨性面神经管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测量与临床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3期 |
13 |
岳双柱;张新中;史耀亭;周文科;周国胜;王仲伟;王剑新;惠磊;;颅颈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21期 |
14 |
卜广惠,张晓光,梁凤和,李杨;长期观察多种听觉诱发电位的一种动物模型[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年04期 |
15 |
王爱莲;员彭年;余发昌;魏治国;李文明;李兴国;李朗;李云瑞;叶聪俊;;鼓室窦的形态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
16 |
白晋;宋建星;杨超;乌兰哈斯;刘冰;楼晓丽;;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研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3期 |
17 |
朱俊德;黄筑新;;颞骨内面神经管的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年02期 |
18 |
王洁晴;秦宏智;胡刚;关世超;刘延伟;郭云莉;;面神经颧支支配颧肌的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
19 |
郭毓卿,周小屏,陈东,王泉良;实验性瘘管刺激前庭诱发电位面神经管电极记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9年03期 |
20 |
刘坤鹏;邓雪飞;韩卉;高斌;张铭;;嗅神经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