腠理与汗法的研究
【摘要】:
目的:以腠理和汗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文献的整理分析,阐明腠理的概念和生理功能,进而探讨汗法的概念和范围。探析汗法所具有的功效,汗法应具备的条件,全面总结汗法的运用规律。从而促进中医治法内容的系统化,为进一步研究治法与方剂奠定基础。
方法:运用文字考释的方法以剖析“腠理”的概念;运用文献学方法对腠理和汗法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结果:腠本义是指人体肉之所会,泛指人体组织的间隙,理则主要指的是机体组织的纹理和层次。汗法不仅可以宣通皮肤之表腠,也可以宣通肌肉、筋骨关节、五脏六腑之腠理,从而促进气津流通以助气化。
结论:①腠理是人体气津运行的基本通道,是气化的基本场所,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脏腑的作用;腠理同肺、脾、肝、肾的关系密切。②汗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汗法即指能够宣通腠理的治法。狭义的汗法即是解表法,指宣通表腠,解除表证的治法。汗法具有祛邪外出,宣畅气机,布散津液,宣通脏腑通道等作用。③药物的作用、阳气的鼓动、阴精的物质基础是汗法应具备的三个条件。④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如火郁发之、辛润法都属于汗法之变。汗法的应用并不仅限于表证,其与清法、温法、消法等治法配合运用,还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
|
|
|
|
1 |
闵漱石;汗法的运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05期 |
2 |
焦一鸣,王放,徐爱华;试述《五十二病方》汗法的运用[J];中医文献杂志;1994年01期 |
3 |
徐红娟;透汗法治疗温病举隅[J];中国临床医生;2000年02期 |
4 |
元颖;论汗法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01年02期 |
5 |
陈凯佳;学习张子和汗法的体会[J];中医研究;2005年05期 |
6 |
何云长,何云锋;对张子和汗法的认识[J];内蒙古中医药;2001年05期 |
7 |
谢薇西;中医汗法治疗慢性肾衰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1994年07期 |
8 |
陈国安;汗法在疮疡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1998年01期 |
9 |
徐宗裔;《伤寒论》汗法十一则浅析[J];江苏中医;2000年01期 |
10 |
元颖;论《金匮要略》病证治疗中“汗法”的应用[J];中医药研究;2001年01期 |
11 |
牟重临;汗法的助阳健脾作用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年07期 |
12 |
高连战,王庆成;汗法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3 |
赵留记,时小梅,杨建宇,魏素丽;张子和汗法医案析略[J];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07期 |
14 |
郭爱鱼,王玉明;《伤寒论》汗法刍议[J];河南中医;2003年02期 |
15 |
郭梅钦,马湃;《伤寒论》汗法浅解[J];河南中医;2003年05期 |
16 |
苏学卿;汗法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探讨[J];四川中医;1994年10期 |
17 |
张振卿;汗法为主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1期 |
18 |
李宏新,马金华;肾功能衰竭治疗中汗法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3年11期 |
19 |
胡代禄;《伤寒论》以汗法治里热探析[J];河南中医;1994年06期 |
20 |
孙花仙,赵留记,杨建宇,魏素丽;张子和外治汗法简析[J];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04期 |
|
|
|
|
|
1 |
周豪民;;汗法运用体会[A];全国基层中医临床应用学术会论文集[C];1996年 |
2 |
林昌松;田敏;赵威;;微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探讨[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
3 |
李宏伟;;汗法治肺[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
4 |
李新德;范晓转;封焱;;张仲景“汗法”的临床运用辨析[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5 |
于首元;;论仲景汗法[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
6 |
卞立群;;张子和治法刍议[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
7 |
吴旻;余莉萍;;再述张子和攻邪三法[A];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三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
8 |
何乃举;季清华;刘汝乐;徐明新;;张仲景辨汗法五则[A];四诊研究论文汇编[C];2000年 |
9 |
鲍锡祥;;活血健脾调汗法旨在影响细胞新陈代谢[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
10 |
李成卫;王庆国;;论汉末经脉学为仲景用桂枝汤的理论基础[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