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栽培实验及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的对比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对半夏进行栽培方法及田间管理方法实验研究,考察半夏栽培行距、株距、种植深度、种茎直径以及遮荫条件、摘蕾、肥料及农药种类对半夏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采收期、不同种源栽培半夏的产量与质量;另外将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进行了生药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粗多糖、生物碱)及药效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比较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在质量上的差异。
在栽培方法试验中,以半夏产量为指标,得到最佳的栽培方案为:行距15cm,株距3cm,种植深度8cm,选择直径1.Ocm以上的种茎。
在不同田间管理方法试验中,以半夏产量为指标,最佳栽培方案为:与玉米套种,50%摘蕾,肥料选取复合肥,农药选取石硫合剂;以半夏有效成分亩产量为指标,最佳栽培方案为:与玉米套种,100%摘蕾,肥料选取复合肥,农药选取石硫合剂。
分析半夏不同采收期试验结果,认为半夏在基本倒苗后即11月初采收时其产量较稳定;以半夏有效成分亩产量为指标,半夏在11月初采收最佳。
本文中不同种源半夏栽培试验以半夏有效成分亩产量为指标,认为以四川安岳的种源栽培略优于云南宣威的种源。由于该试验未作重复栽培试验,且两者的差距较小,有待以后继续研究。
对不同大小半夏块茎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为直径大者浸出物及生物碱含量较高,直径小者粗多糖含量较高。
本文对野生半夏及栽培半夏进行生药鉴别、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效作用的对比研究,生药鉴别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在显微结构、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吸收光谱鉴别上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性状鉴别上栽培半夏块茎较大,且多出现块茎上再长出小块茎的现象;而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半夏质量优于栽培半夏。
|
|
|
|
1 |
薛建平;赵小全;张爱民;黄月琴;;正交试验在怀山药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16期 |
2 |
张诒仙;用小块茎生产种用块茎以及打破马铃薯休眠[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1年05期 |
3 |
朱长甫,何孟元,胡阿林,郝水,何奕昆;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J];作物学报;1997年04期 |
4 |
南萍;;菊芋[J];生物学通报;1960年05期 |
5 |
宋明;王晓佳;郭余龙;;试管马铃薯小块茎的形成和萌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6 |
薛建平,朱艳芳,张爱民,柳俊;半夏试管块茎直接再生技术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4年10期 |
7 |
张爱民,杨生玉,薛建平,盛玮,高翔,朱艳芳;多种因素对半夏外植体直接诱导形成试管小块茎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5年08期 |
8 |
潘胜屏;;蔬菜省种栽培技术漫谈(六) “芽眼”育苗,省种增收效果好[J];当代蔬菜;2006年06期 |
9 |
К·З·布丁;Н·С·奥格卢兹丁;黄忠吉;;无病毒种薯的贮存[J];青海农林科技;1982年02期 |
10 |
К.З.Будин;Н.С.Отлуедин;周云芳;;无病毒马铃薯种薯的贮存[J];杂粮作物;1984年01期 |
11 |
邵瀛洲;有待开发的铁荸荠饮料[J];农业新技术;1990年06期 |
12 |
孙国凤;麒嶙啤酒公司向墨西哥出口马铃薯小块茎[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5期 |
13 |
林云甲;;晚香玉的块茎冬贮春栽[J];中国花卉盆景;1994年12期 |
14 |
林云甲;张晓如;;晚香玉的冬贮春栽[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年12期 |
15 |
农友;;半夏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02年10期 |
16 |
梁玉勇;珍珠半夏的有性制种新技术[J];中国种业;2005年10期 |
17 |
韩学俭;;半夏的繁殖方法[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03期 |
18 |
马艳;王小仲;;半夏/玉米套作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8年06期 |
19 |
张明生;李花;;半夏人工种子制作技术及其萌发研究[J];种子;2009年11期 |
20 |
王迪轩;;草石蚕高效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0年01期 |
|
|
|
|
|
1 |
戴朝曦;孙顺娣;朱永莉;于品华;;马铃薯的野生农杆菌双转化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
2 |
张爱民;薛建平;卢河东;朱艳芳;常莉;;半夏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张爱民;卢河东;朱艳芳;常莉;薛建平;;半夏的研究进展[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4 |
白权;;半夏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5 |
叶贻勋;沈清景;;闽南高海拔山区夏繁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试验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
6 |
吴林;薛建平;;半夏组织细胞培养的研究概况[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