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I联合DCE-MRI在乳腺病变中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1.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rsis Imaging,DKI)参数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rsis,MK)及其衍生参数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MD)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2.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DK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按纳入标准随机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因乳腺病变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MRI平扫、DCE-MRI及DKI扫描患者45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44.3±5.9岁,均为女性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共50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1个,恶性病灶29个。从前述45例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15例健侧正常乳腺纤维腺体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由两位放射科医生采用盲法独立测量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MD值、MK值,对所得结果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MK值、MD值在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分别由两位放射科医生采用盲法按DCE-MRI、DCE-MRI结合DKI两种方法对45例乳腺病变进行分类,组内及组间的比较采用?2检验。绘制ROC曲线,比较两参数、两种方法间的诊断效能。结果:(1)MD值、MK值分别在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组MK值0.90±0.19(10-3mm2/s)高于良性病变组0.54±0.13(10-3 mm2/s)与对照组0.48±0.13(10-3mm2/s),恶性病变组MD值1.41±0.32(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组1.98±0.38(10-3 mm2/s)与对照组2.25±0.26(10-3 mm2/s)。根据ROC曲线显示,分别以1.61(10-3 mm2/s)/0.73(10-3 mm2/s)作为MD/MK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时,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77.6%/81.0%、80.0%/93.5%,MD值、MK值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是0.88、0.95。(2)根据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分类,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1%、71.4%、81.8%、88.2%、84.0%;根据DCE-MRI联合DK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分类,其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3.1%、85.7%、90.0%、90.0%、90.0%。两种方法AUC分别为0.86、0.92。结论:(1)DKI参数MK值及其衍生参数MD值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MK值诊断效能优于MD值。(2)DKI联合DCE-MRI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DCE-MRI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