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在竞争和发展中的成败。尤其是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世界各国纷纷将其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总目标设定为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的情况下,建构一个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是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应然要求。
笔者以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构成为主线,从终身教育理念出发,依据认知结构论、豪恩斯坦行为整合统筹目标分类学等理论,遵循幼儿认识事物的思维特点和科学探究特点,试图建构出一个符合时代需要的、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
围绕该目标体系,通过对三所幼儿园中的九位教师进行个案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等方法,对教师在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的选择、制定和实现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在课程目标的选择方面,教师缺乏对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来源依据的综合考虑;过分注重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的预设取向;忽视幼儿自身需要对于课程目标选择的重要意义。在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课程目标的内容设置过于形式化,缺乏实用性;过于注重知能目标的设置,忽视其他目标;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单一,缺乏综合考虑。在课程目标的实现方面,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局限,有待灵活运用;课程目标实现的方法单一缺乏综合使用;课程目标实现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
据此,研究者提出相应的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的建议:要加强对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目标建设的重视;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领域课程目标素养;要结合实际,加强园所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