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荧光有机小分子试剂在磷酸根阴离子家族典型成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乐敏  
【摘要】:荧光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由于具有很好的光学特性,在阴离子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筛选或合成新的特异性识别检测阴离子的荧光有机小分子是近年来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以含磷酸根阴离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藏红T分子与六偏磷酸根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藏红T作用前后光谱的变化建立了两种简单、快速检测六偏磷酸钠的新方法。此外,合成了缩邻氨基苯酚化合物,研究了它与焦磷酸盐的作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了藏红T与六偏磷酸钠分别在弱酸性的NaAc-HAc缓冲及弱碱性的Tris-HCl缓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在两种介质中随着六偏磷酸钠的加入,藏红T在520nm的吸收峰强度均明显降低,同时在476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实验还发现加入六偏磷酸钠后,藏红T的在578nm处荧光强度会降低,但是其荧光寿命没有发生变化,表明SHMP静态猝灭ST的荧光。据此,在弱酸性条件下根据SHMP存在时ST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6mol/L-1.1×10-5mol/L,检测限为3.4×10-7mol/L。该方法应用于饮料中六偏磷酸钠的检测,相对误差小于4.6%,回收率在95.0%-104.0%之间。 (2)在pH8.5的Tris-HCl缓冲溶液,藏红T(ST)与钙黄绿素(Calcein)能发生有效地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而六偏磷酸钠(SHMP)的加入使得藏红T荧光猝灭,同时增大了ST与Calcein之间的距离,导致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的降低。六偏磷酸钠的浓度在3.0×10-6mol/L-1.0×10-5mol/L范围内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对6.0×10-6mol/L的连续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应用于饮料中六偏磷酸钠的分析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3)合成荧光试剂缩水杨醛邻氨基苯酚,在pH 5.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考察了该试剂与Br-、Cl-、ClO3-、HCO3-、NO3-、Pi、SO2-、CTP、GTP、UTP、H2PO4-、ppi等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试剂只对ppi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ppi的加入导致缩水杨醛邻氨基苯酚溶液荧光强度降低,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ppi的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合成样中ppi的检测,回收率在95%以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连成;谢立志;;蒸发器盘管的腐蚀失效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11年06期
2 郭克启;李涛;杨艳梅;;钛矿(渣)酸解理论用硫酸量的计算[J];上海涂料;2011年06期
3 卢亿;游革新;刘钧泉;;蜡油催化裂化装置放空管失效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年04期
4 蒋小龙;朱学峰;王志伟;王旭;;超市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特性之变化[J];净水技术;2011年03期
5 吴惠英;眭志松;陆健;;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球团矿中各主次成分[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10年04期
6 付彩霞;王文萍;;维生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J];化学试剂;2011年08期
7 折恕平;朱孟江;;纳米Ti掺杂Mg(NH_2)_2/2LiH复合材料储氢性能[J];石油化工设备;2011年04期
8 马晓明;司媛媛;杨林;郭玉明;陈会锋;;胃蛋白酶指导下水醇体系中碳酸钙的仿生合成与表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韩璞;张旭;;XRF在金属镀层定性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11年04期
10 佘育生;孙伟华;詹瑛瑛;林性贻;郑起;;Au/Cu_xMn_yO_z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CO消除性能[J];催化学报;2011年07期
11 王家宁;戴洪兴;何洪;;负载型Pt模型催化剂中Pt纳米粒子的形貌对CO氧化活性的影响(英文)[J];催化学报;2011年08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运贵;;现代荧光分析技术有效提升水泥质量管理水平[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文武;刘翠格;魏永巨;;丁香酚的荧光光谱及其在中药丁香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慧兰;何文浪;;采用熔片法进行荧光分析[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立强;邓赛文;;X—射线荧光分析中的一个统计学数据处理程序[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5 鞠红琴;杨勇;陈石;;杯芳烃衍生物应用于荧光分析的研究进展[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琳;郑春贤;林琳;;药物荧光分析法研究进展[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琼娥;陈敬华;张静;庄惠生;;10-烯丙基-3-磺酸基-吖啶酮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新体系研究[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程芳琴;李睿;董川;;荧光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菲;刘翠格;魏永巨;;原儿茶酸与铝离子的荧光反应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宋子新;;MXF系列荧光分析仪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薇;复合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4年
2 何广杰;可视化功能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恒国;有机/无机荧光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光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冯锋;基于连续可更新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湖南大学;2004年
5 巩岩;掠射软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朱昌青;花菁染料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李莉;光纤传感—分子印迹—荧光分析法在线监测异丙酚浓度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8 张渝阳;稀散元素硒、碲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及其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家文;低渗透油层微观孔隙内流体分布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张志琪;在线预反应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敏;荧光有机小分子试剂在磷酸根阴离子家族典型成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吴玉芹;花菁染料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芳;M2+-BR发光体系的性质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1年
4 刁雪莲;CdTe量子点与氮氧自由基、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翔;离子液体用于荧光分析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震;铅锌矿中多金属的XRF分析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烨华;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D];华侨大学;2003年
8 林洁刁;流动注射液滴荧光法用于水溶性维生素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康庄;菠菜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郭俊红;三苯甲烷类染料与G-四链体的作用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禾;让微量有害物质无处遁形[N];科技日报;2008年
2 黄洽;珍贵妇科药藏红花[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3 李利苹 杜金玲;新钢钒自主开发成功分析仪器新功能[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张伟;深圳华唯将举办RoHS中国论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刘春;首矿质量检验中心荧光分析自动传输系统成功上线[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记者 王秀兰;我科学家发现新菁类荧光染料[N];中国化工报;2005年
7 姜秀敏;“占字光电”五项新产品通过鉴定[N];消费日报;2006年
8 解丽娜;我省参会企业收获颇丰[N];青海日报;2006年
9 王祥明 张伟;东莞举办RoHS指令最新发展动态论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木易;印度 与蛇共舞成永诀?[N];中国民族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