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书》连词研究

王芳  
【摘要】:本文选取中古时期史书语料《陈书》中的连词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考察语料的基础上穷尽性地描写《陈书》连词的全貌,通过多种研究方法,以期总结出《陈书》连词的发展特点,从而为汉语史连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现状等,确定了本文采用的连词辨别标准和分类标准。第二部分是对《陈书》连词的描写,包括对《陈书》连词进行分类归纳,详细描绘,分析其语法意义和用法,统计数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陈书》中共有114个连词,其中单音节连词52个,双音节连词62个。根据意义标准,将《陈书》连词分为十类:并列连词、承接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陈书》连词的使用情况,主要从连词的搭配使用、使用方式、连接的语言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总结连词的特征。《陈书》连词能够与其它连词、副词搭配使用,但有的只能单用,有的只能合用,还有既能单用又能合用;根据所连接的语言单位,有的连词只能连接连词或短语,有的连词只能连接分句或句子,而有的连词都可以。第四部分从历时的角度,将《陈书》连词和上古汉语连词、《搜神记》连词进行比较,力求展现《陈书》连词的时代特征及其语体特征,反映这一阶段汉语连词的发展演变。《陈书》中继承上古汉语连词41个,中古新增加的连词73个。上古汉语中109个连词,有41个在《陈书》中出现了,86个在《陈书》中没有使用;《陈书》与《搜神记》相比,两者使用的相同连词共有33个,不同的有99个。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易青;上古汉语意义系统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兼论意义内涵的量化分析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聂鸿音;番汉对音和上古汉语[J];民族语文;2003年02期
3 罗琦;《诗经》中的“木”字和“琼”字——兼说上古汉语中的大名冠小名语序[J];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02期
4 时良兵;也谈上古汉语的“夺+之+名”结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5 孙玉文;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徐世梁;;从音变过程看上古汉语与藏语的元音对应[J];南开语言学刊;2007年01期
7 秦敏;;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述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陈仕益;;上古汉语兼语前置句二题[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毛志刚;;上古汉语复音因果关联词语[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李方桂;叶蜚声;;上古汉语的音系[J];语言学动态;1979年05期
11 С.Е.Яхонтов;叶蜚声;陈重业;杨剑桥;;上古汉语中的复辅音[J];国外语言学;1983年04期
12 郭启熹;上古汉语词汇与龙岩话[J];龙岩师专学报;1986年02期
13 傅庭林;;试论上古汉语中的“可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14 舒志武;上古汉语S-前缀功能试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15 刘川民;上古汉语中“以A为B”式变换结构及相关问题[J];呼兰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16 周长楫;上古汉语有复辅音说之辩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7 王珏;上古汉语“之”作“其”用的兴衰及原因[J];周口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18 暴拯群;上古汉语特殊语序与汉民族原始思维方式的关系[J];学习论坛;1999年03期
19 马梅玉;;上古汉语“鄉”字说略[J];古籍研究;2013年01期
20 董建交;;上古汉语否定词系统研究综述[J];语言研究集刊;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逄方慧;;试论上古汉语“于”、“於”的发展及其用法——以出土文献为材料[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2 罗智光;;试论古无次清音[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常治国;;在《中国楹联学概论》研讨会上的发言[A];《中国楹联学概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迎泽;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2 杨作玲;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丹;上古汉语“道路”类词语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2 胡明珠;上古汉语方位词所涵尊卑观念解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毛志刚;上古汉语因果连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孙冬妮;上古汉语助动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丽;上古汉语颜色词概述[D];四川大学;2007年
6 霍文杰;上古汉语“在”词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芳;《陈书》连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罗涛;上古汉语名源动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9 达正岳;上古汉语数量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范妍南;中古小说中的判断句[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