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中国结鱼生物学及资源评估
【摘要】:中国结鱼(Tor sinensis Wu)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2009年4、7、8月和2012年1、5月,共五次,在澜沧江下游干流及支流南腊河、小黑江,通过主动捕捞和被动收集的方式获得254尾中国结鱼研究样本,对中国结鱼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选取耳石、鳞片、鳃盖骨、脊椎骨等年龄材料鉴定中国结鱼的年龄。耳石打磨时容易磨碎或是磨掉轮纹,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鳞片轮纹清晰,但无明显年龄界线,无法分清年龄;鳃盖骨和脊椎骨处理过程相对简单得多,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快捷。从鉴定效果而言,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比鳃盖骨的更为直观、清晰且准确性更高;中国结鱼脊椎骨的年轮清晰明显,但是无法判断起始年龄。因此本研究以耳石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
2.中国结鱼渔获物年龄结构由1-7龄和9龄组成,2龄组为优势组,占总数的30.12%,2-6龄组的数量占总数的87.95%;平均体长为171.58mm,优势体长组为100mm~200mm个体组,占群体的35.00%;平均体重为257.0g,优势体重组为100.Og以下个体组,占群体的25.94%。
3.中国结鱼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0.0000179529L3.0228609956(R2=0.98368,n=254),属匀速生长类型: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式为L=-0.0001R2+0.4013R-21.261(r2=0.9898, n=254);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521.8652(1-e-0.1658(t-0.3753)),Wt=2943.9855((1-e-0.1658(t+0.3753))3.0229渐进体长L∞=521.8652mm,渐进体重W∞2943.9855g,生长系数k=0.1658/年,初始年龄t0=0.3753(龄),拐点年龄t1=7.05(龄),拐点年龄所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是:Lt=369.43mm,Wt=1036.14g.
4.中国结鱼口下位,肠长为体长的2.4~3.6倍,肠长和体长呈直线关系:IL=3.5288×BL-88.018(R2=0.9431,n=20).肠道内食物组成包括藻类、高等水生植物、原生动物、轮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其中高等水生植物的出现率最高,其次为水生昆虫、硅藻和原生动物。
5.中国结鱼的卵巢和精巢的发育都分为6个时期,卵巢中共有5个时相的卵母细胞,精巢中有5种形态的生殖细胞。第2时相末期到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卵黄核,细胞核中的核仁出现外排现象,核仁的外排物可能与核周的卵黄颗粒的形成有关。中国结鱼的精巢属于小叶型结构。
6.中国结鱼生活史为偏r选择性;自然死亡系数M=0.3094,总死亡系数Z=0.5787,捕捞死亡系数F=0.269,开发率E=0.4654;采用体长结构的世代分析(LCA)估算中国结鱼年平均资源量为1.374×104kg,年平均资源数量为0.432×106尾,初始资源量为1.457×104kg,初始资源数量为0.568×106尾。根据B-H动态综合模型评估中国结鱼的资源量,结果表明开发率处于过度利用状态,建议降低捕捞强度,捕捞年龄推迟至4龄(对应体长236mm)。
|
|
|
|
1 |
杨严鸥,甘永成,姚峰;铜鱼生活史类型的模糊模式识别[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2 |
叶富良,张健东;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la Temmiuck et Schlegel)的年龄、生长和生活史类型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3 |
吴莉芳,张东鸣,黄权,陈勇,刘新宇;乌鳢的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4 |
赵敬钊;李代芹;;蜘蛛生活史及其分类[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5 |
陈刚;勒氏笛鲷年龄、生长和生活史类型的研究[J];水产学报;1997年01期 |
6 |
刘军;青海湖裸鲤生活史类型的研究[J];四川动物;2005年04期 |
7 |
刘军;;色林错裸鲤生活史类型的模糊聚类分析[J];水利渔业;2006年02期 |
8 |
严朝晖,吴立新;采用FUZZY聚类分析方法划分鱼类生活史类型的尝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9 |
黄权,张东鸣,刘春力,王桂芹,周景祥,祖岫杰;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的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0 |
高欣;刘焕章;王剑伟;;Logistic回归分析在厚颌鲂生活史类型研究中的应用[J];四川动物;2008年04期 |
11 |
霍堂斌;马波;唐富江;李喆;姜作发;蔡林钢;阿达克白克·可尔江;刘立志;;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的生长模型和生活史类型[J];中国水产科学;2009年03期 |
12 |
李强;蓝昭军;赵俊;陈龙秀;钟良明;;北江水系生活史类型研究[J];四川动物;2011年03期 |
13 |
叶富良,张健东,朱龙,苏乃萍;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的年龄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4 |
叶富良,陈刚;3种鲟科鱼类生活史类型的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15 |
谢从新,夏增东,朱邦科,金晖;保安湖乌鳢渔获群体结构及生长特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6 |
汤晓荣,姜红霞;紫菜属生活史和繁殖方式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7 |
安晓萍;孟和平;杜昭宏;张利;高玉奎;柳玉海;李延平;;达里湖东北雅罗鱼的生长、死亡和生活史类型的研究[J];淡水渔业;2008年06期 |
18 |
张世光;;西江盔鲇年龄和生长研究[J];淡水渔业;1987年03期 |
19 |
吴耀泉;相建海;张宝琳;;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主要经济虾类的生态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2期 |
20 |
耿桃兰;刘向东;;夏季木槿上棉蚜的种群动态及其寄主利用能力[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