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行政审批指行政机关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以发放证照等方式,准许其行使某种权利,获得从事某种活动资格的一种行政行为。顾名思义,行政审批制度则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的制度体系,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审批权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总称。
我国行政审批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得到迅猛发展,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起来,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已渐渐不适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再满足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2001年9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十多年来,我国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然而,这项改革并不彻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改革缺乏一致性,浮于形式,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解决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使其真正服务并持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十分重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许多重要会议、文件中多次提及。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审批改革进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主要包括:促进机构改革和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廉政建设,创新行政文化;构建公共财政体制,遏制部门利益;加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