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趋势分析
【摘要】:长江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在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以及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同时,也给库区水环境保护提出严峻考验。
我国大部分湖泊、水库,其营养盐水平基本上均达到了富营养化发生的标准浓度,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多数湖泊、水库中已相当严重。而近几年,长江的一些主要支流如乌江、汉江、大宁河等也相继出现水华现象,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作为我国最大的河道型水库——三峡,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困绕,是每一个环境保护者关心的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三峡库区水质监测历史资料回顾分析
根据三峡库区水质监测历史资料,通过对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水质指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峡库区水体中,营养盐指标总体来说处在一种高含量水平,其中上游由泥沙携带输入的污染物质贡献较大。
|
|
|
|
1 |
林艳华;罗毅平;;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污染[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
2 |
肖铁岩;许晓毅;付永川;罗固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及其生态治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3 |
刘学斌;刘晓霭;傅道林;;三峡工程库区巫山段干支流水质变化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
4 |
吴光应;刘晓靄;万丹;;三峡库区大宁河回水段水华暴发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3期 |
5 |
张晟,李崇明,魏世强,杨灿,高群杰,王勇;三峡库区富营养化评价方法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6 |
赵冰;汤敏;闻学政;谢晶晶;;三峡库区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控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
7 |
闫玉华;钟成华;邓春光;;三峡库区库湾富营养化生态修复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17期 |
8 |
蒲朝文;李恒;张仁平;封雷;李秀英;杨德明;;三峡库区水及鱼体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1年07期 |
9 |
刘信安,陈双扣,谢昭明,马艳娥;沙堆实验研究三峡库区典型水域环境的水华污染行为[J];生态环境;2005年04期 |
10 |
陈西平;;三峡库区氮肥污染趋势与对策[J];四川环境;1991年01期 |
11 |
罗怀良,朱波,陈国阶;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年01期 |
12 |
杨志敏,熊海灵,张晟;重庆巫山神女溪富营养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
13 |
富国;湖库富营养化敏感分级指数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
14 |
王敏;张建辉;吴光应;何立环;;三峡库区神女溪水华成因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8年01期 |
15 |
唐勤学;陶小林;黎司;;三峡库区水环境污染预警与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16 |
宋芳;;浅析三峡库区巴东县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清江论坛;2011年01期 |
17 |
郑铁刚;戴会超;王玲玲;毛劲乔;;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演变过程监测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8 |
吕怡兵;宫正宇;连军;王强;邢核;李国刚;;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水质状况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
19 |
李仁芳;张信伟;;三峡库区忠县段水环境状况分析[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年04期 |
20 |
陈能汪;章颖瑶;李延风;;我国淡水藻华长期变动特征综合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