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治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问题非常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这是由于它背离了义务教育免费性、全民性和强制性的宗旨,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甚至导致部分儿童失学。这里所说的乱收费是广义的,泛指义务教育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违规收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已有一定探讨,但总体还较为薄弱,特别是缺乏对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治理历程及经验教训的研究、理论研究不够、对策研究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对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历程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乱收费的类型、原因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方案,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文章在导言部分论述了研究对象、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现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正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治理历程研究。该部分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发生发展为线索,以国家出台的有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法规为标志,将我国新时期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治理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起步(80年代末期—1995.8);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1995.9—2000年);治理的深化(2001年至今)。简单评述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在各个阶段的治理状况,总结了以往的治理经验及教训。
第二部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的类型、原因及其危害的研究。按照乱收费是否具有合理性将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分为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真性乱收费和虽不合法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假性乱收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乱收费背后的深层原因:真性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不良观念的侵蚀以及治理不得力;假性乱收费则主要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运转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9.21
|
|
|
|
1 |
秦琴;;透视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政府治理与家庭选择的矛盾[J];教育学报;2008年0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