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导致城市面临着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所谓的“城市病”。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布局造成城市内部景观要素失调,以致削弱了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而造成的。景观生态学试图以其在宏观生态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解决由于景观生态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环境问题等“城市通病”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景观生态规划作为优化景观生态布局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关注的焦点。
论文运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理论,采用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重庆市江北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及经济社会统计资料,对江北区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思路、研究方法及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部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研究。在介绍了景观生态规划相关概念及对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目标与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理论及原则,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思路,设计研究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江北区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根据江北区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及历年土地变更调查报告,对江北的景观构成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景观优势度、景观均衡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进而分析1997—2004年江北区景观变化特征,并剖析了江北区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江北区景观结构优化。通过建立生态绿当量模型,从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优化进行定量探讨。
第五部分:江北区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分。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土地优化配置原理为理论指导,综合区内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区位、城市功能和区域特色等因素,划分景观生态功能区,对研究区域
|
|
|
|
1 |
郭泺,余世孝;泰山景观人为干扰的程度及其影响分析[J];山地学报;2005年03期 |
2 |
姜广辉;张凤荣;王玮;孟媛;苏子友;;北京山区建设用地扩展的景观表现[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3期 |
3 |
付劲英;卢驰;;城市绿色景观廊道的生态化建设[J];科技资讯;2008年25期 |
4 |
何兴元,陈玮,徐文铎,刘常富,李海梅,孙雨,张粤;沈阳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与异质性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
5 |
余世孝,郭泺;山东泰山地区景观结构变化及其分形分析[J];生态学报;2005年01期 |
6 |
杨国靖,丁永建,肖笃宁;干旱区山地典型流域不同景观结构的水文调节能力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
7 |
李健英;常学礼;蔡明玉;张继平;宋彦华;;科尔沁沙地土地沙漠化与景观结构变化的关系分析[J];中国沙漠;2008年04期 |
8 |
谢花林;;基于景观结构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学报;2008年10期 |
9 |
胡和兵;刘红玉;郝敬锋;安静;;流域景观结构的城市化影响与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11年12期 |
10 |
贺红仕;宋爱军;侯彦林;;景观生态研究的模式——Ⅰ.两种成熟的方法[J];生态学杂志;1991年02期 |
11 |
王军,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J];资源科学;1999年02期 |
12 |
Jon C Boren
,刘学录;硬木森林——高原普列里草原生态交错带的景观结构和变化[J];草原与草坪;1999年03期 |
13 |
李彪;邓斌;黄雅丽;严平;魏春璇;陈健;;合肥市景观结构对城市热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
14 |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
15 |
曾辉,江子瀛,喻红,许国雄;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 Ⅲ农业用地结构及异质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6 |
哈斯其木格;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坨甸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7 |
叶延琼;陈国阶;;两种不同生态区划方法在岷江上游地区的应用与比较[J];生态学报;2006年07期 |
18 |
杨平恒;高彦芳;吴月霞;;典型岩溶流域不同地貌类型景观结构分析——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04期 |
19 |
王英姿;洪伟;吴承祯;何东进;林淑伟;范海兰;;景观生态学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8年02期 |
20 |
程征,冯学智,王雷;萧绍围垦区遥感影像的景观结构分析[J];遥感信息;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