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特性以及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长足进步,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具有高速、高保密性的新一代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近几年,国际上对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混沌及其在保密通信中应用的研究急剧升温,其技术的突破,必将对保密通信,特别是对军事保密通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而目前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特性和混沌同步特性还缺乏深入物理洞察。因此,本文将对多种构架下的半导体激光器(单模,多模)的混沌特性及混沌同步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分析了外部相干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全光延时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电延时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动态特征。建立了延时光反馈下多模半导体激光器的动态混沌理论模型;分析了各个模式的混沌动态特征,以及各模式混沌之间的同相和反相关联性。在文中,还开展了在外部相干光注入DFB激光器的混沌特性实验研究。
研究了存在模式间的耦合情况下,多模发射激光器和多模接收激光器各个模式的同步特点,并考察了系统总的同步效果。在此基础上,数值分析了高频加载信号在多模F-P型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同步系统中的传输、隐藏及解调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均能很好地隐藏和解调。进一步地,实验研究了基于单模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同步,并得到较好的混沌同步效果。
基于一种新型的双信道光混沌通信系统,建立了描述其工作特性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基于小信号微扰理论,推导出了激光器传输函数的表达式;研究了信号能在系统中很好传递对系统参量的要求;对250MHz的调制信号在系统中的传输和解调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得到很好的隐藏,且在输出端易于解调。
本文的工作将加深对半导体激光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和混沌特性的认识。另外,本文的实验研究工作是进一步全面研究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特性的基础,是建立实验性的高速光混沌通信系统的技术准备。
|
|
|
|
1 |
单永政,杜宝勋;非均匀半导体激光器传输特性的理论分析[J];半导体学报;1983年01期 |
2 |
梁桂云;陈雅符;;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产生高峰值功率的微微秒光脉冲[J];激光技术;1983年04期 |
3 |
庄云琴;;1.32μm 单频高功率 Nd∶YAG 激光器[J];激光与红外;1983年06期 |
4 |
;资料简介索引[J];激光与红外;1983年11期 |
5 |
郭赞明;半导体激光器-单模光纤的金属耦合封装技术[J];半导体光电;1987年02期 |
6 |
邱昆,高以智;用SHG方法测量半导体激光器超短光脉冲[J];激光与红外;1990年02期 |
7 |
刘斌;屠玉珍;顾德英;金志良;方祖捷;周均铭;黄绮;;分子束外延生长多量子阱激光器的实验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1991年06期 |
8 |
;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超短脉冲[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4年09期 |
9 |
刘国军,张千勇,杨晗,张兴德,李学谦,宋晓伟,曲轶,王晓华;半导体激光器材料的MBE生长[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0 |
江涛;利用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水稻栽培实验获得成功[J];红外;1999年07期 |
11 |
梅捷;;五光十色的激光材料[J];语文新圃;2006年06期 |
12 |
章从福;;加州大学开发出全球最小的激光器元件[J];半导体信息;2009年05期 |
13 |
刘广荣;;住友电工实现波长531nm的绿色激光脉冲振荡[J];半导体信息;2009年06期 |
14 |
王世英;;从半导体激光器到具有锥形半球面端单模纤维的有效耦合[J];光通信技术;1980年03期 |
15 |
石家纬;半导体激光器的自脉动[J];半导体光电;1981年03期 |
16 |
米津宏雄
,王曼谆;最新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讲座——第一讲 器件结构[J];半导体光电;1981年04期 |
17 |
蒋涛;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J];激光杂志;1982年02期 |
18 |
蒋涛;国外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一瞥[J];激光杂志;1983年01期 |
19 |
郑广富;;半导体GaAlAs激光器工作寿命的研究[J];激光技术;1983年05期 |
20 |
戎瑞;;CLEO′85会议上的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若干新应用[J];激光与红外;198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