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酸、EDTA对Cd污染土壤上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
【摘要】:稻田镉(Cd)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限制水稻产量品质的土壤主要重金属的污染源之一,极大地影响了水稻安全生产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研究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探讨了外源有机酸、EDTA等化学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不同镉富集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评价在水稻开花期施用外源有机酸、EDTA等化学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水稻生长、养分吸收、镉积累以及产量、品质等的影响。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 在镉污染的土壤上,施加外源有机酸、EDTA提高了水稻株高,增加了镉污染土壤上水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穗实粒数、谷草比以及常规品种Ⅱ优527的千粒重。有机酸、EDTA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效果以高镉污染(5.0mg/kg土)大于低镉(1.0mg/kg土)污染水稻。由于两品种的基因型差异,在镉污染土壤上,加入有机酸、EDTA后,两个基因型水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经济系数,谷草比、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以有机酸、有机酸+1/2EDTA提高了Ⅱ优527产量(最高达到8.3%),以有机酸>有机酸+1/2EDTA。有机酸、有机酸+1/2EDTA、EDTA对秀水63产量均有良好效果(增产最大达到68.1%),作用大小为有机酸、有机酸+1/2EDTA>EDTA。综合两个水稻品种试验结果,就产量而言,在镉污染土壤上以外源有机酸、有机酸+1/2EDTA对稻米产量增产显著。
(2) 随着镉污染浓度增加,水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低镉浓度(1.0mg/kg土)下略有升高,但在高镉浓度(5.0mg/kg土)下,SOD活性显著降低;水稻叶片MDA、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a、b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在镉污染土壤上加入有机酸、EDTA后,两个基因型水稻体内POD、CAT活性、MDA含量降低,但增加了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提高了高镉浓度(5.0mg/kg土)土壤上两个品种以及低镉浓度(1.0mg/kg土)下秀水63水稻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常规品种Ⅱ优527以及高镉污染(5.0mg/kg土)下的秀水63叶绿素a的含量。两个水稻品种以高镉积累型秀水63对镉的抗性大于常规品种Ⅱ优527。镉污染降低了水稻根系活力。有机酸、EDTA的添加降低了在低镉污染(1.0mg/kg土)处理中两种水稻根系活力,而在高镉(5.0mg/kg土)处理中,仅有机酸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活力。
(3) 随着镉污染浓度的增加,水稻籽粒中镉含量显著增加,常规品种Ⅱ优527籽粒镉含量高达2.21mg/kg,而高镉积累型品种秀水63籽粒镉含量高达2.77mg/kg,远高于我国食品卫生标准(0.20mg/kg,GB15201-94)。在水稻开花期施加外源有机酸、EDTA,镉污染水稻糙米中镉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以EDTA降低籽粒镉的含量幅度最大,其次是有机酸+1/2EDTA,有机酸作用较弱。镉污染降低了水稻籽粒中直链淀粉、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且随镉污染程度的
|
|
|
|
1 |
秦圣英,刘忠群,陈绍金,金成昌;EDTA冠醚衍生物(Ⅴ)——EDTA-二氨基二苯并冠醚缩聚物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吸附行为初探[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6期 |
2 |
刘瑞贤,邢宝忠,刘荫藩;镀锌溶液中铁、铝、锌的连续测定[J];电镀与精饰;1994年04期 |
3 |
徐敏,刘元秀;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铝合金中镁[J];山东冶金;1997年03期 |
4 |
杨丽红,王晓蓉,孙昊,张海石;有机配体EDTA对土壤中稀土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
5 |
王瑞祥,曾青云,刘建华;离子交换法处理含络合铜废水的实验研究[J];江西有色金属;2003年01期 |
6 |
费浩,盛红伍,张风;铅硼聚乙烯中铅的测定——EDTA-容量法[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3年04期 |
7 |
李长海;;亚临界锅炉的化学清洗[J];电力环境保护;2009年06期 |
8 |
黄鹏飞;DDTC萃取光度法测定地面水中铜的EDTA用量问题讨论[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83年03期 |
9 |
黄素梅,蔡怒潮,张贤玥,吴金章,林峰;基体改进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钼[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4期 |
10 |
陈永兆,陈焕光,张群齐;隐蔽剂在螯合滴定中的应用(XV)——用EDTA和DCTA-乳酸隐蔽法测定锡(Ⅳ)[J];冶金分析;1987年05期 |
11 |
张宗贵;;国内有关铝络合滴定简介[J];云南化工;1993年03期 |
12 |
MarinCikes
,左克珍;对于因高密度盐水所引起的地层伤害的成功处理[J];四川化工;1994年02期 |
13 |
杨贤良;EDTA在果酒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1995年02期 |
14 |
宋力;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硫酸盐化速率[J];干旱环境监测;2000年02期 |
15 |
苏志林;国华准格尔工程EDTA锅炉化学清洗探析[J];工业水处理;2003年01期 |
16 |
黄仁彬;EDTA滴定法测定硅钡合金中铝和钙[J];冶金分析;2004年02期 |
17 |
荆国华,李伟,施耀,马碧瑶,谭天恩;Fe~II(EDTA)络合吸收NO体系中吸收液的生物再生[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18 |
李栋婵;孙柏;邓天龙;;EDTA容量法测定钙方法的优化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01期 |
19 |
王学锋;崔倩;;EDTA和柠檬酸对污染土壤中Cd、Ni活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年04期 |
20 |
马秀艳;王震;赵孟群;;EDTA容量法测定铝锰合金中铝[J];南方金属;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