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泥石流形成可能性的综合评判研究
【摘要】:
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评判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许多泥石流专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评判的研究。有用泥石流因子来进行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评判的;有用降雨因子来进行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评判的;有用泥石流形成条件来进行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评判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正在发展且有待深入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在对重庆市北碚区坡面泥石流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着手,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坡面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另外,在对坡面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评判研究中主要用两种方法来进行研究。一是利用降雨因子来进行泥石流发生可能的评判研究,二是从研究区泥石流的形成因子着手,分析研究区坡面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综合评判。
全文主要包括八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区概况,概述了重庆市北碚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社会条件以及本区的坡面泥石流灾害概况。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等。
第二部分分析研究区坡面泥石流形成的地质条件,主要分析地质构造、岩石性质以及风化作用对本研究区坡面泥石流的影响。
第三部分分析研究区坡面泥石流形成的地貌条件,主要从坡度与坡向、流域形态与沟谷形态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探讨降雨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泥石流形成是前期降雨与短历时雨强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降雨是泥石流形成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短历时雨强是泥石流形成的直接条件。同时在这一部分,还分析了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认为本研究区泥石流的日降雨量以及短历时雨强只要超过某一数值,该区就有可能发生坡面泥石流,应发出危险警报。
第五部分阐述的是植被对本研究区坡面泥石流的影响。
第六部分阐述人类活动对本研究区坡面泥石流的影响。
第七部分是本论文的另外一个重点,主要阐述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研究,一是根据降雨因子,利用短历时雨强指数对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评判进行了研究;二是根据泥石流形成因子,利用泥石流形成因子,对各因子选取不同的权重来对泥石流发生可能性进行综合评判研究。
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
|
|
1 |
曾凡伟,徐刚,李青,桑琰云,夏大庆;坡度阀值与坡面泥石流——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4年05期 |
2 |
曾凡伟,徐刚,李青,桑琰云,彭涛;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地貌信息初探——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J];土壤通报;2005年03期 |
3 |
徐刚;坡面泥石流流域地貌要素的概率分布[J];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02期 |
4 |
陈宁生,王旭,王晓颖;康定雅拉河无名沟崩滑坡面泥石流峰值流速流量的沿程变化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5 |
王禹;曾伟;赵丽华;;矿山泥石流预测方法——A矿分析实例[J];勘察科学技术;1985年05期 |
6 |
刘成;徐刚;杨娟;程中玲;;激发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因素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地区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年04期 |
7 |
彭涛;徐刚;夏大庆;;坡面泥石流暴发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及其预测预报[J];水土保持通报;2006年03期 |
8 |
;山地研究[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5年03期 |
9 |
曾凡伟,徐刚,李青;坡面泥石流发生的坡度阀值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
10 |
刘成;徐刚;;坡面泥石流形成之降水条件探讨——以重庆北碚地区为例[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
11 |
刘成;徐刚;黄彦;孔圆圆;程中玲;杨娟;;激发坡面泥石流形成的降水因素探讨——以重庆北碚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1期 |
12 |
刘成;徐刚;;坡面泥石流活动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初探——以重庆北碚地区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4期 |
13 |
黄勇;杨三强;周雁;陈洪凯;;高寒高海拔山区公路坡面泥石流防治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S1期 |
14 |
李艳富;王兆印;施文婧;王旭昭;;汶川震区的坡面泥石流调查研究[J];泥沙研究;2011年01期 |
15 |
何晓英;陈洪凯;刘虎队;;昆明~嵩明高速公路后窗子坡面泥石流形成机制试验研究[J];公路;2011年07期 |
16 |
王春晖;王伟峰;郭山峰;刘华平;方茜娟;;浙江省永嘉县泥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1期 |
17 |
袁佩新,秦举礼,黄金宝,方国华,高路,樊建利;国道318、214线藏川滇部分区段公路地质灾害遥感解译[J];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04期 |
18 |
何德谦,刘妮娜;宁陕小学后山地质灾害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4年08期 |
19 |
何仕启;黄和;;防治地灾 任重道远[J];南方国土资源;2006年12期 |
20 |
王治华;周英杰;徐斌;贾斌;;“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区映秀镇地震灾情及次生地质灾害遥感初步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