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
保护、珍惜与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开展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认清耕地利用现状,有助于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集约利用,促进耕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经营由粗放式向集约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化。
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主要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平和技术应用几方面,但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相关研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的,而专门针对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的研究目前则相对较少,内涵以及评价方法等都还处于探索之中。
本文在充分认识对耕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理解及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耕地集约利用内涵;介绍了数种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并选定熵值法来作为本研究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土地利用外部性原理、地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评价的理论依据,从影响开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主要因素的角度出发,依据一定的原则,建立了适合评价区域范围内耕地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及评价区域的耕地利用综合集约度。
本研究以重庆市开县及其38个乡镇(街道)为评价对象,统一收集和调查与耕地集约利用相关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住分析开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耕地资源形势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开县耕地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38个乡镇(街道)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和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归纳了开县耕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和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323.211;F224
|
|
|
|
1 |
汪波,王伟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2 |
韩俊;;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5期 |
3 |
杨钢桥,张安录;小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
4 |
徐志刚,封进,钟甫宁;江苏省农业比较优势格局及与周边省市比较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
5 |
郭贯成;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以江苏十三个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
6 |
谭少华,倪绍祥;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
7 |
杨达源,任朝霞,何太蓉,葛兆帅;入世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
8 |
汪朝辉,王克林,熊艳,许联芳;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
9 |
赵姚阳;濮励杰;胡晓添;;BP神经网络在城市建成区面积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
10 |
胡冰川;吴强;周曙东;;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
|
|
|
|
|
1 |
丁声俊(国家粮食局研究员);[N];光明日报;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