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探析
【摘要】:
奥斯汀(J.L Austin,1911-1960)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是所谓牛津学派普通语言哲学的领袖人物,在英美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奥斯汀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言有所为话语”概念和言语行为理论是对哲学和语言学的原创性、永久性的贡献。在奥斯汀之后,塞尔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杰出后继人,在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格赖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从交流和使用方面研究语言问题,从而建立了完善、系统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继承、修正、发展和系统化。言语行为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探索语言意义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本部分具体阐述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哲学理论背景及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比的方法来阐述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不同,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奥斯汀、塞尔对日常语言的看法;(2)奥斯汀、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内容及其分类;(3)详述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
第三部分: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意向性阐发
本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1)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2)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3)塞尔言语行为理论中意向性问题的阐发。
第四部分: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评析
本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1)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2)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意义;(3)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局限性。科学总结言语行为理论的价值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