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流与适宜性分析的重庆山地农业景观的规划途径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发展目标,重庆也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统筹规划农业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重庆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山多坡陡,土壤侵蚀严重,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地区面临石漠化的危险,山地农业的生态安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以上背景及发展趋势下,探索出适合重庆山地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途径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在城郊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库区生态农业走廊分别确定了两个研究区,为重庆市江北区五宝移民安稳致富示范园和重庆涪陵南沱镇三峡移民生态家园研究区。本文从生态流、物质循环、生态适宜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对山地农业景观的规划途径及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重庆涪陵南沱镇三峡移民生态家园研究区,首先,分析了其生境特点,包括地形、坡度、水文;其次,以氮素为例,分析了营养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流及物质循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施氮肥、植物固氮、降水沉降等途径获得的氮素,以生态流的方式在流域内各生态系统间流动,最终流出生态系统,汇入长江流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②通过分析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特点,从沼肥及化肥、植物固氮、降水沉降等途径获得的氮素,在土壤-植物-枯枝落叶-土壤之间转化利用,利用率在45%-55%,随地表径流排出系统外的氮素4.5-6.0 kg year~(-1) hm~(-2)。通过径流输入长江流域的氮含量降低了60~70%,但仍然有部分氮随径流输入长江流域,地表径流中总氮含量1.02mg L~(-1),高于国家标准Ⅲ类水标准中铵态氮含量1.0 mg L1,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③从营养物质在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生态流动、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有针对性的改变氮素来源、阻断或减弱生态流、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有效地解决营养元素随地表径流的排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对山地农业的景观生态规划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在重庆市江北区五宝移民安稳致富示范园研究区,先分析了研究区内的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特点,借鉴国内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合理选择了适合研究区的农业产业。然后,在研究区生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根据适宜性评价值把研究区划分为四个区域,为景观适宜性区域、景观较适宜性区域、景观较不适宜性区域、景观不适宜性区域。最后,把农业产业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提出了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措施。
本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符合重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市情,提出的山地农业景观生态规划途径及方法,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山地型生态农业景观生态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
|
|
1 |
杨芸,祝龙彪;试论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流的提高[J];现代城市研究;1999年02期 |
2 |
杨芸,祝龙彪;试论城市生态系统中生态流的提高[J];城市研究;1999年02期 |
3 |
陈明霞,查轩;福建山地农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途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3期 |
4 |
Н.А.Γабуния
,王梦熊;带切碎装置的АРД-1型茶树重修剪装置[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10期 |
5 |
程厚思,卢亚鹏;云南山地农业的环境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
6 |
刘翕劼;刘克旺;韦颂;;株洲城市生态系统能值综合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6期 |
7 |
祁新华;程煜;陈烈;;人居环境系统生态流作用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8 |
赵晓云;生态农业与中国山地农业建设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4期 |
9 |
董海京,殷晓松;云南省山地农业的不合理利用及耕地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J];农业环境保护;1994年06期 |
10 |
孙晓明;;携手保护河流健康[J];世界环境;2009年01期 |
11 |
曹世雄,陈莉;山地农业复式生态技术体系[J];陕西水利;1998年S1期 |
12 |
吕彤;郭乔羽;王丁;;为长江上游的珍稀和特有鱼类保持生态流[J];世界环境;2009年01期 |
13 |
Т.А.Чеишвнли
,侯浩;APT-0.2手持式茶树丛重修剪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01期 |
14 |
刘全英;;黑龙江省东部山地农业生态条件及其发展方向[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
15 |
王健锋,雷瑞德;生态交错带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6 |
肖焰恒,叶谦吉;三峡库区山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04期 |
17 |
;环境经济学[J];环境科学文摘;1995年04期 |
18 |
赵丽晔,时文歆,马放;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城市环境保护规划[J];低温建筑技术;2002年01期 |
19 |
傅荣周;;改善山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初探[J];环境保护;1984年12期 |
20 |
冯巍;加速发展山地农业运输机械化的探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