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的绿色化发展策略之探析
【摘要】:
工业文明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日益稀缺、恶性疾病泛滥,这一切,使得人们身心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除了对现代工业的反思,还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如消费者的偏好、同行业的竞争以及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都迫使企业寻求绿色化的发展,而企业内在的追逐利润的动机也使得企业迫切需要发展绿色工业,因为绿色产品的利润通常要高出同类其它产品一定比例。因此,使工业走绿色化道路,实现“环境——经济”双赢模式就显得迫在眉睫。
我国绿色工业还刚起步,虽然也有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生产和管理技术水平低,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有时并不能真正达到绿色产品所应达到的标准;绿色产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都很低。我国工业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到绿色化进程:大多数企业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出现闲置资源的浪费;企业的营销观念落后,还没树立绿色营销的社会营销观念,绿色营销环节脱节。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说,虽然绿色消费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是一个必然趋势,但目前消费者的绿色时尚尚未形成,缺乏刺激生产的外部动机;另外,政府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来支持绿色工业的发展。
因此我国工业的绿色化发展策略就应分为两部分:微观主体的努力和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改善。企业应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大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
推行15014000,实施清洁生产;建立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建立合理的工业食物
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清洁环境的、增加效益的目的;实
施完善的绿色营销。就外部环境来说,应该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可以尝
试建立绿色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不仅要衡量经济个体行为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也要把对客观环境的影响也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政府在绿色化进程中承担
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能,政府不仅仅是使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推进绿色产
业的发展,而且还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启动、培育和规范市场,推进环保市场化,
以机制作保障,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