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名词”的语义、语用和句法分析
【摘要】:“程度副词+名词”这类语言现象,如今已使用的越来越多。这种崭新的语言现象已引起了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文章加以阐述。从最开始的只关注这种语言现象本身,到透过这种现象的表层去挖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尤其是从副词或名词入手来进行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对于“名词”的性质认定和名词范围的界定尚不很清楚。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将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基础上,对“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功能(尤其是语义、句法)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以期找到更加科学的解释。本文具体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部分,包括“程度副词+名词”现象的兴起和历史回顾、人们对于名词的几种观点、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第二部分谈的是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贡献。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语义特征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并运用了三个平面和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一些理论。
第三部分是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本文主要采用“一个标准三个依据”的词类分类观点,即频率标准,并从语法功能依据着眼兼顾意义、形态依据。
第四部分是结合一些例子,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文中语义的部分指出这部分名词之所以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是在于它具有性状义。句法的部分则是主要关注名词的动核化问题。
第五部分从语用的角度来谈“程度副词+名词”之所以存在的社会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146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146
【引证文献】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同被引文献】 | ||
|
|||||||||||||||||||||
|
|
|||||
|
|
|||||||||||||||||
|
【二级引证文献】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