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学的人文学科性格
【摘要】:
学科性格是指一门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综合特征。探明教育学的学科性格,既可充分认识教育学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使教育学研究实践更具人文情怀,推进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又可使教育活动在教育学的有效指导下成为一项富有人文意蕴和人文关怀的培养人的活动。
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探析了“教育学”、“人文学科”、“性格”、“学科性格”以及“人文学科性格”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并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一章探析了教育学学科性格的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由于教育学的自觉意识、学科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学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科性格。在学科形成时期,教育学更多地体现出哲学性格,而在学科多元化时期,不同学派的教育学体现出不同的学科性格,在学科分化时期,教育学更多地体现出自然科学性格。第二章探析了教育学人文学科性格的形成条件和机制。其形成条件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条件主要是教育的人文属性和教育学先天的人文特质;外部条件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深切召唤和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不足。其形成机制表现为以下相互联系的过程:因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背离而激发教育学的自觉意识,因教育学的自觉意识而产生借鉴人文学科研究范式的自为行动,而这种自为行动最终促使教育学人文学科性格的形成。第三章探析了教育学人文学科性格的体现。由于教育学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具有复杂性、情境性、价值性;在研究方法上都要综合使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方法,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在学科性质上都具有人文性、体验性和价值性;在学科目标上都直接为了人和促进人的发展,因而教育学在研究对象与方法、学科性质与目标等方面综合地体现出人文学科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