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自从1872年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后,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两百多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国家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良好途径,在全世界保护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是最大的。西方发达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起步比较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直到2008年才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正式宣布建设管理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地区域内多方利益协调失衡问题表现得日益突出。所以,引进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公园理念,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建立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模式,是完善我国保护地体系的必然。
本文在对国外国家公园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相关策略,并以利益相关者为主线,对如何处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分析了国家公园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国内外国家公园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评述。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在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探讨国家公园建设管理问题,构建了国家公园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第二部分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与不足。探讨了国家公园与我国保护地体系中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等保护地类型的区别与关系,阐述了我国现存的国家公园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管理现况,并提出现阶段我国国家公园建立的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利益协调发展。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保护地体系中因土地权属问题引起的分管部门多头管理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和采取哪种管理经营模式之争问题。并对国家公园利益相关者及其分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分析了各方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益协调失衡。
第四部分针对前面所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关于如何改善我国保护地体系的思考,借鉴发达国家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上与微观上分别提出完善国家公园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经营模式改进、增强国家意识,深化生态理念以及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来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的问题、国家公园与社区民众之间等问题。
第五部分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做出了结论与展望,在解决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问题的前提下,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和发展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
|
|
|
|
1 |
韩易;旅游景点一卡通应用方案[J];安防科技;2003年07期 |
2 |
王莉,杨钊,陆林;经营者/居民参与屯溪老街保护与旅游开发意向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
3 |
魏雅华;把名山大川还百姓[J];百姓;2005年05期 |
4 |
余菡;刘新;李波;;浅析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经验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启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5 |
张庆地,李玉萍;严格审批 谨慎出台──对大观园公园门票价格调整的几点思考[J];北京物价;2000年09期 |
6 |
周霄,冯健,何彪;旅游景区套票策略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7 |
严岗;景区门票价格对旅游者消费的影响及认识误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8 |
申金山,宋建民,关柯;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
9 |
王莉,陆林,童世荣;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
10 |
李玉辉,李忠德,张丹丹,李兆林,周顺吉;石林风景名胜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