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母亲对婴儿和老人面孔的反应机制:行为和ERP研究
【摘要】:女性在生育完后生理、心理会发生各种巨大的变化,大脑回路的变化影响着一名女性到一位母亲的转变,也会影响母亲的行为和反应方式。面孔是一种优先引起我们注意的特殊的刺激,为个体的生存繁衍和社会互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探讨适育女性对婴儿和老人面孔的注意机制,描述母体注意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会促使我们在生活环境中更好地理解母子关系的性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母亲的反应机制加以研究了解。研究中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为行为研究,运用对视觉注意的维持进行测量的实验范式,采用3(婴儿面孔、中青年面孔、老年面孔)x2(母亲、非母亲)的实验设计,以考察适育女性对各类人群的注意偏向。研究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对经典的双选择oddball范式进行改进,采用2(婴儿面孔、老人面孔)x2(母亲、非母亲)x2(左半球、右半球)的实验设计。中青年图片作为标准刺激,婴儿与老人面孔图片作为偏差刺激,考察每一种偏差刺激图片下被试的神经机制的反应。所有被试年龄在25-35岁之间,母亲们的孩子在0-3岁,并为第一胎。婴儿面孔图片来自中国婴儿面孔表情图片系统(CIAFPS),中青年面孔图片来自中国人情感面孔表情图片系统(CAFPS),老人面孔图片来自重庆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研究结果如下:(1)母亲身份影响被试的注意分配,母亲比非母亲对所有图片刺激的维持时间更长。(2)图片类型影响注意分配,对婴儿面孔注意时间长于老人面孔和中青年面孔。(3)母亲身份影响大脑的左右半球对称性,非母亲看图片的时候左右半球不对称,母亲的左右半球对称。(4)母亲的右半球对老人图片有更大的神经反应。(5)在面孔早期加工阶段,对老人面部有增强的神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