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摘要】:
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把”字句几乎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把”字句也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本篇论文要探讨的论题。
本文对“把”字句的研究,是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不是去对“把”字句进行全面的静态的描写,而是强调“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在前人对“把”字句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把”字句的各种偏误。
文章对直接和间接搜集到的“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了归纳,并按偏误的性质和“把”字句的特点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型:不该用“把”字句而用“把”字句的偏误,该用“把”字句而未用“把”字句的偏误,“把”字句使用中和谓语动词有关的偏误,补语的偏误,宾语的偏误,语序偏误,“把”字句歧义句的偏误,其他偏误等等。并以这些类型为基本框架,对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把”字句偏误现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进行详细的解析,力求说明每一类偏误产生的“所以然”,揭示出外国人在“把”字句问题上表示出来的偏误的原因。这就势必涉及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前沿。从理论上讲,有利于深化对“把”字句的认识;从具体实际来讲,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文章最后一部分是在前文对“把”字句偏误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了这种分析对“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启示作用,其中涉及到了对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对“把”字句语法教学方面的启示、对“把”字句的构造形式和观念原则方面的启示,同时提出了“把”字句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我们的“把”字句教学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