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研究

刘丽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提升到更高档次,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轿车已经开始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虽然汽车消费拉动了内需,也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及拥堵问题也愈加严重。经济要发展,人们要消费,但是环境也需要保护,因此,汽车产业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节能环保车型的生产,引导人们的合理消费、清洁消费,而这个时候国家财税政策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车辆购置税作为机动车购置环节的一个重要税种,具有针对性强、“成本可见”等特点。2009至2010年实施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让我们看到了车辆购置税在引导汽车消费时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2009至2010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的分析,对车辆购置税的制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使车辆购置税的制度设计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车辆购置税的发展历程,分析车辆购置税的收缴情况,指出现行车辆购置税制度存在的问题,以2009年至2010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实施期间效果分析及优惠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分析为基础,探索解决方向,找到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的入手点,并通过对国外汽车税收制度进行介绍和比较,学习借鉴国外相关税收制度的实施办法,得出我国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的建议及相关配套改革建议,为以后车辆购置税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当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环境、能源问题出现矛盾的时候,国家需要进行政策调整以兼顾平衡,在此背景下,通过对车辆购置税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发现车辆购置税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可以引导汽车消费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进而缓解上述矛盾。本文通过运用归纳梳理法、统计数据法及比较研究法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获得车辆购置祝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是我国车辆购置税的沿革及现状。我国车辆购置税自开征以来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由交通部门代征和第二阶段的由国税部门负责征收都是统一采用10%的比例税率,这种单一税率的征缴方式方便且高效地为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集了资金,第三阶段主要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实行了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拉动汽车产业恢复生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车辆购置税不同发展阶段的改变和政策制定是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的。就税收情况而言,虽然我国车辆购置税是个小税种,在全国税收收入总额中的比重不高,但是就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车辆购置税年收入逐年递增,在国税收入中的比重有了较大提升,而且,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变化对税收收入和消费行为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现阶段车辆购置税的弊端愈发明显:单一的比率税率不能体现税收纵向公平,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执行,减免税政策存在“抑新扬旧”的导向,税收收入归属中央不利于地方工作的开展。总之,现行的车辆购置税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适时进行改革,这对于增加车辆购置税收入和增强其调控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是我国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效果分析。因为2009至2010年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实施期间,对汽车产业的振兴和消费行为的引导效果明显,因此将其做为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的切入点。该部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对车辆购置税收入、乘用车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对优惠政策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惠政策对小排量汽车的促进作用显著,而且车辆购置税年收入并没有因优惠政策受损,反而因为人们的消费数量增加抵消了优惠政策可能带来的财政损失,同时在分析中也发现,因为对大排量汽车的消费没有提高税率,其消费水平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而且,在优惠政策停止执行后的几年里,小排量汽车的消费有了明显降低,大排量汽车的消费有了一定增加。因此,在车辆购置税的制度改革中,要更加注重税负公平,并从征税对象、税率及减免税等方面体现对小排量、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鼓励。 第四部分是国外相关税收制度的比较和借鉴。通过对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汽车税收制度进行研究,对比我国的汽车税收制度,发现四个国家在汽车税制方面普遍存在“轻购置,重使用”的特点,特别是车辆购置税(或相似税种)税负较轻;而且在使用环节主要征税对象是燃油,税率也比较高;汽车税收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四个国家的车辆购置税(或相似税种)基本都是地方税;同时,对新能源、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给予了较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因此,我国在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中可借鉴国外的实施办法,使我国车辆购置税以及整个汽车税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第五部分是我国车辆购置税的改革建议。该部分在前文提出问题、研究问题、探索方向及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坚持财政收入原则、节能环保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降低车辆购置税税负、根据排量设置累进税率、重新划分车辆购置税归属、优化车辆购置税的减免政策。此外,为了使税收的调控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还提出相关配套改革建议:一是加强节能环保宣传,转变人们消费观念;二是加重成品油消费税负担,将成品油消费税转移到销售环节,并采用价外征收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节能意识;三是注重政策制定的严谨性,如节能补贴也可分等级,对排量处于临界状态的车型加大考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兆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商业会计;2001年06期
2 张鸿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体制创新[J];商业会计;2001年10期
3 王若森;真改实退 规范运作 全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谈南岔林业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J];中国林业企业;2001年03期
4 谢荣富;关于农村统筹资金制度改革的思考[J];上海会计;2002年05期
5 夏业良;中国改革在提速——对若干制度改革措施的评述与展望[J];安徽决策咨询;2002年05期
6 孙秀莲;;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建筑;1993年02期
7 杨春平;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J];乡镇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8 姜景林,谷宝强,郭政丽;浅谈加快农村统筹提留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黑龙江财会;1997年07期
9 黄玉捷;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08期
10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全面推进企业机制转换[J];农资科技;2000年02期
11 ;产权制度改革初见成效[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0年04期
12 夏广奎,刘振福;天津市大港区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海河水利;2001年05期
13 ;更简单 更灵活 更合理 欧盟进行水果蔬菜制度改革[J];河南农业;2001年01期
14 刘志海;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式方法(续)[J];中国建材;2001年05期
15 张晨;关于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年06期
16 张昌宏;杨政;;在银行制度改革中深化民主管理[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2年03期
17 刘顺山 ,魏峰;浅谈国企产权制度改革[J];改革与理论;2003年09期
18 李炳炎;抵制产权制度改革的误导[J];群众;2004年09期
19 ;搞好产权制度改革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J];化工管理;2005年06期
20 徐济德;许传德;黄东;苑铁军;;福建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利军;;对地勘单位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的思考[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2 李文广;张阔;;积极探索地勘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对我队石膏矿产权制度改革的总结与思考[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3 赵传宝;王昕家;苏毅胜;;我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做法与体会[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4 李吉林;马静;;地勘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初探[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5 于龙江;;试论地勘单位产权制度改革[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6 王希凯;;对地勘主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A];全国地勘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交流文集[C];2004年
7 陈秋红;李建华;刘小红;杨云飞;;浅谈在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中强化企业舆论宣传作用[A];全国职工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院长论坛论文汇编[C];2002年
8 卢纯佶;;按照科学发展观 深化劳动保障制度改革[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9 唐健春;;关于推进哈尔滨市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张红宇;;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 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和产权制度改革[A];2012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芳;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林权制度改革及绩效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荣志远;从制度改革的视域对我国预防腐败机制的探索[D];外交学院;2010年
3 刘丽君;我国车辆购置税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刘建;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权制度改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王芳芳;公房制度改革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谢赟慧;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赵玲;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期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健霞;贵州省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森林经营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9 陈潇;制度改革、军力建设与国策权变——腓特列大王的大战略[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雷波;我国IPO制度改革的拖延与突破[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资庆 朱志红 资溪县档案局局长;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N];光华时报;2013年
2 特约通讯员 田宇;碧江区因地制宜推进林权制度改革[N];铜仁日报;2014年
3 王志贤;福建林权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N];福建日报;2005年
4 汪高杰 许怡平;我市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N];安庆日报;2006年
5 记者 胡惠玲通讯员 孙阁;我省林权制度改革将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6 记者  易家凡 通讯员  洪 宏 黄庆光;海南农垦橡胶产权制度改革一定要有所突破[N];海南农垦报;2006年
7 张雷刘维阳;做好四篇文章 全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N];九江日报;2007年
8 刘丽艳;辽宁省全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9 记者 买天;我国将全面推广林权制度改革成功经验[N];农民日报;2006年
10 付开兵;浅谈如何做好农垦橡胶制度改革[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