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对策
【摘要】:
改革以来的二十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
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高通货膨胀,我们在与高通货膨胀反复较量的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九六年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但是近两三年
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以往从没遇到的新问题——通货紧缩。关于我国
是否出现通货紧缩的争论,以及分析成因和探究治理对策的文章不断见诸
报端、杂志和内部报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乏真知灼见。笔者
经过理论学习和认真思考,认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反通
货紧缩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主要的经济工作任务。
通货紧缩相对于通货膨胀而言,指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下跌。“物价”
指用货币表现的价格,而不是用其他商品所表现的价格;“下跌”不是指
低,而是指持续下跌;“普遍”指物价总水平而不是指某一种商品的价格。
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剧烈
下降,农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呈下降趋势,工
业生产者成为最主要的受害者;三是不同类型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变动差
异甚大,反映各种生产者利益受损的不同程度;四是全国各地区普遍进入
通货紧缩状态。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重要先兆,但是通货紧缩并不一定
导致经济衰退。如果不能及时治理或者治理不力,中国出现经济衰退的可
能性会变大,至少局部地区或相当多的行业将进入衰退过程。
我国出现通货紧缩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即是通货紧缩的全球
性背景。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整个1998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爆发
的一年,国际大炒家恶炒俄罗斯期指,随后炒破俄金融市场的锅底,金融
危机波及欧美,巴西则受连带影响也发生了货币危机。国际大炒家几次冲
击“港币联系汇率”,几次“港币保卫战”打得天昏地暗,香港金融市场
地动山摇,更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形成直接的冲击和巨大压力。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人们的信心,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阴影,结
o及回的乏贷鼠阐见其对皿
——
果1998年出现驰性的通货紧缩。她性的物价普遍下降必然影响到国
内来,这勃J乙我国通货紧缩的外因。内因则较为复杂,鹏结构性因素,
峋政策性固素。笔者认为,第一,我国生产能力严重狮IJRj& 货紧缩的
一个重瓣因。川r]可以从 1997年纺织业的压锭,1998年敝业的关井,
1999杉冈驴业压产10%,化工产业的纯碱压产5%,小{朋巴、小水电等
五小一律关闭等等的能源原附的p附产中,明显看出我国生产能力的过
剩。我国生产能力的赃q首失在U见在宏刃L上陇产出水平明显提高,而实 三
际产出水平已低于邯产出衅;其次,驴赈在不同雕的生产能力
过犀。今天的生产能力过犀是若干年来的“大干快上”、经济过热的必然
结果。第二,国内需求严重不服通货紧缩的主抛因。1996年我国成
功实现“赃阶’后,经济实际上趴了新个经渊期的d蝴期,经济
增长幅度开始下滑;羽。上我国经济解逐步捌匕,职工养老保险、医疗
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地眉睫,所有这些脓老百姓深感生活艰辛,对未
来的diN预期铡氏,近几年增懒漫的liN不雌意消费,一古脑鹏加
积蓄以备不时之用。这就造成了所谓消费不足。第三,对通货紧缩认识的
不明确、对困难局面的估计不足是通货紧缩持续的弧困素。当初对通货
紧缩认识的不明确,对1998年经济面II的的困贿面估计不足,以致于许
多宏观经脓策、甚至脏撇出台失当或不合时宜,也是通货紧缩的一
个原因。笔者认为,在分析研究通货紧缩问题时,反思一下主劝k(识和经
脓策方面出现的问题及经验布N。1,这比单纯抓和总结诸多铡困素更
有意义。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困难腑货紧缩正是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几个困素者幻良重要,舍弃其一都不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通货紧缩在我国是一个新问题,我们既没有现成的理论可鹏
鉴,也没有与通货紧缩作斗争的经历与经验,所以有必要考察国外对恻
货紧缩的做法,以渊鉴。处于通货紧缩和衰退威胁的国家先后采取过不
少应对胞,撅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的宏观经毗策,包括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际经她策,包括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产业关
2
议丑回的绳货览间丑要对罩
系调硼。
就我国而言;治理通货紧缩,最重要的是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对策。
钳在文中提出了一些思路吐的粗。第一,实行适度的扩张注财政政策,
进一步运用税收、怵等手段,鼓励投资。帅国目前的体制结构和市场
情况看,实贿极的财附一货紧缩触效、最袱的手段。一是
增发国债来扩大政府的支出,由于我国过去几十年轴发债问耻一直较
I 为8浓,所以国龄额占mP的比重龄尚碘过10儿在赈上服于
倒氏的,故增友国债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