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
【摘要】:
虽然大型企业都十分重视战略管理,甚至雇佣管理咨询公司来为其作专业指导,但战略管理并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在当今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实体,美国近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兴旺发达密不可分。所以中小企业绝不能成为被战略管理遗忘的角落。在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真正的战略管理。尽管很多中小企业家头脑中都有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种种规划和想法,而且如果把它们表述出来也很像战略管理中的战略目标。但这些规划、想法或可称之为梦想的东西多半都有闭门造车的局限性,远非战略管理,甚至称不上是科学的战略目标。管理学专家高建华认为科学的战略目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却是上百页分析报告的精炼和总结。可见即便战略目标也只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冰山一角。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把战略目标当成战略管理本身,而且仅凭一些未经过充分论证的想法就认为企业已经有了战略目标,自己正在进行战略管理。这使得企业的处境十分不妙,企业要么对领导人提出的那些表述模糊而且善变的“战略目标”感到无所适从,要么因为领导人强行推行自己的想法而陷入经营危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本篇论文就是想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方法上本文并不是先主观地构建一个关于战略管理误区的框架,然后逐条论述;而是以一个实际的案例为基础,揭示成功的战略管理应具有的特点,并归纳出一些在战略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论文的前言对战略管理这一概念作了解释和界定,使得对战略管理的讨论有一个明确的范畴,以区别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
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案例部分。这一部分将以案例为基础来揭示战略管理应具有的特点——系统性和科学性。虽然这并不是学术上的新观点,但中小企业以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战略管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系统性使得战略管理成为富有活力的、开放式的管理过程。科WP=3学性则依托于不同于企业以往的组织和沟通形式对既存的决策体系进行批判和监督,避免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具备了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战略管理是一个从环境与行业分析、企业SWOT(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分析到战略目标制定以及为保证达到目标所作的全面业务规划的完整运作程序。同时它也是一个上、下信息充分沟通,不断反馈并调动下级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过程(员工对企业的未来漠不关心是中小企业的通病)。正因为以上特点,成功的战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预期和假设的可靠性。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所作的长远规划,必然要以预期和假设为基础。所以这些假设与预期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严密推敲对于保证战略管理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部分的安排如下:环境、行业和企业分析在论文的第一章论述,论文的第二章是企业的业务规划部分。
论文的第三章从案例中归纳出了三点启示,期望对不重视战略管理或不能正确进行战略管理的中小企业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由于笔者不具备行业背景,加之能力有限,论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