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等等,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方面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陈出不穷。人们看到这场史无前例的高新技术革命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又发现所有这一切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企业生存的商业环境。信息化、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整个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非稳定,也强化了全球化竞争的压力。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各国企业只有不断变革,创新自己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赢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组织结构是反映企业内部分工与协作、部门划分与职责范围、决策权限与组织边界的构成体系,它的先进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强弱。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组织与社会的联系方式正在发生较大地改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等也已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传统的工业时代所形成的组织结构显院现出僵化静态、机构重叠、信息不畅、扼杀员工的创造性等弊端,完全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尤其是信息化时代企业竞争与发展新要求。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企业的变革势在必行,其中组织结构创新尤为重要。本文以新技术革命为背景,以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学为研究对象,力图为企业管理界提供一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的组织结构创新的思维框架,以推动组织理论研究和组织发展实践向前发展。
对企业组织创新的研究国内外多数学者都集中于组织行为学方面,本文回避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角,而采用组织结构学的方法,探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新型式和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规律性。
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从全球范围讨论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大趋势和各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进展,集中讨论了新技术革命深入发展时期对企业生存环境的影响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企业在组织结构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存在问题。
其次,从经济学、生态学、系统理论和管理学几个方面总结、提炼出应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加速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理论基础。
再次,对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思维模式、结构模式和过程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寻找新时代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规律性。
最后,研究了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相互配合问题。企业组织变革不是一个单项变革问题,它是企业管理与组织发展的重大举措,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没有管理制度与文化等方面配合,很难实现组织结构创新的目的。还有,什么样的新组织结构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新型组织结构的评价问题,同样是笔者关心的内容,需要进行研究。
基于这一思路,本论文为四个组成部分的内容:企业组织变革的大趋势和组织结构变革新进展;理论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模式研究(思维模式、结构模式和过程模式);管理创新与组织结构先进性评价。
第一部分,分为两章: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变革的大趋势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进展。在简述了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之后,深入讨论了这场革命给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企业组织面临的新挑战。还分析了现有新组织结构(网络、虚
WP=3
拟和团队、横向结构)主要特点和优缺点,并指出它们的不完善性。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总结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四方面理论: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系统论的自组织理论;生态学中的企业蜕变论、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论和管理学中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以此来阐明应用新技术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经济帮助;企业组织变革过程是一个自组织过程,是企业为了生存的自我适应、自我调整、自我创新的过程;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扬弃和创新完全符合生态学逻辑,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进化原理;管理学中组织结构理论为我们继承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四大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三部分,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模式研究。它分三章内容:即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思维模式、结构模式和过程模式。思维模式是剖析了传统组织结构的利弊之后提出组织结构创新的新观念和新型组织结构应具有的特征,并结合不同产业企业情况分析,说明上述特征是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结构模式则是指明了现有横向组织、团体组织、网络组织的局限性,随后提出新时代企业组织应创建基层单元与中央职能相结合的新模式。过程模式主要讨论了从传统组织形态变革到未来组织形态的整个过程,实现路径和面临的阻力与对策。
第四部分,管理创新与组织结构先进性评价。它分两二章内容:即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和新型组织结构先进性评价模型。主要从领导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三方面阐述与组织结构创新的配合问题,并提出了新型组织结构先进性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本论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基础之上的。本论文研究新时代新环境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问题,主要新观点和贡献如下:
1.将企业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置于新技术革命的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70
|
|
|
|
1 |
魏中龙;高速管理刍议——管理研究的新领域[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 |
曾平,刘运哲;信息革命“企业重组”[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7年02期 |
3 |
刘运哲;企业重组的理论发展[J];系统工程;1997年06期 |
4 |
王健;电子商务知识讲座 第四讲 电子商务的优点[J];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04期 |
5 |
叶丹,战德臣,徐晓飞,李全龙,李风华;多视图集成化的动态联盟建模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0年02期 |
6 |
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虚拟企业——跨世纪企业的崭新组织形式[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7 |
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
8 |
芮明杰,樊圣君;“造山”: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的新逻辑[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
9 |
叶飞;孙东川;张红;;虚拟企业的复杂性研究[J];经济管理;2001年14期 |
10 |
甘碧群,程凯;网络型组织: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创新[J];经济评论;2001年02期 |
|